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标准.docx
PAGE
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标准
一、论文封面及扉页
(1)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封面设计应遵循学校相关规定,采用标准模板,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学位授予时间等。论文题目应简洁明了,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使用宋体二号字,居中排版。作者姓名和导师姓名使用宋体三号字,位于论文题目下方,居中排版。专业名称和学位授予单位名称使用宋体四号字,位于作者姓名下方,居中排版。学位授予时间使用宋体小四号字,位于封面底部,居中排版。例如,某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封面可能如下所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以XX公司为例”。
(2)扉页是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求与封面类似,但内容更为详细。扉页通常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学位授予时间、学位论文提交日期、指导教师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等。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学位授予时间等与封面相同。指导教师意见和答辩委员会意见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填写,内容应包括对论文的总体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例如,某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扉页可能如下所示:“扉页: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张三;导师:李四教授;专业:机械工程;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学位授予时间:2023年6月”。
(3)为了确保论文封面及扉页的质量,学校对纸张、印刷、装订等均有明确要求。封面纸张应使用优质白色胶版纸,厚度不小于120克。印刷色彩应采用四色印刷,确保字体清晰、颜色鲜艳。装订方式一般采用线装或精装,确保论文封面及扉页的整洁和美观。以某篇博士学位论文为例,其封面及扉页的装订费用约为50元人民币,印刷费用约为100元人民币。此外,学校对论文封面及扉页的设计和排版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以确保论文的整体质量符合学校的要求。
二、摘要及关键词
(1)本论文以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为背景,针对现有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针对传统智能制造系统中的机器学习算法存在过拟合、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引入了迁移学习技术,通过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迁移学习,提升了算法的泛化能力。此外,为了提高智能制造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本文设计了基于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智能调度系统,有效降低了系统故障率和停机时间。以XX公司为例,通过实际应用本论文提出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20%,能源消耗降低15%,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论文首先对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深度学习、迁移学习、自适应控制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集成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实现了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二是基于迁移学习的智能算法模块,提高了算法的泛化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三是基于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智能调度模块,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本文还针对智能制造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基于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案,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3)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了XX公司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际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品合格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来说,在生产效率方面,该系统实现了生产节拍缩短30%,生产周期缩短40%;在能源消耗方面,实现了能源消耗降低15%,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产品合格率方面,实现了合格率提升至98%,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本文发现,该智能制造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实际需求。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目录
(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背景
1.1.2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智能制造研究现状
1.2.2国内智能制造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研究内容概述
1.3.2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技术
2.1人工智能基本理论
2.1.1机器学习概述
2.1.2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