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
建
设
技
术
白
皮
书
中国基础产业投资公司
2011年9月
目 录
1 概述 2
1.1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2
1.2 系统建设能力需求 3
1.2.1 覆盖面广 4
1.2.2 接入能力强 4
1.3 系统建设目标 4
1.3.1 总体目标 4
1.3.2 功能目标 5
2 总体设计 5
2.1 设计规划 5
2.2 设计原则 2
2.2.1 选择合理的网络结构 2
2.2.2 提高业务处理能力 3
2.2.3 统一的、集中式的管理机制 3
2.2.4 既有投资保护 4
2.2.5 系统的高可靠性 4
2.2.6 系统应满足可扩展性 4
2.2.7 系统的兼容性 4
2.3 安全体系设计 4
2.3.1 安全体系结构 4
2.3.2 网络级安全体系 5
2.3.3 系统安全体系 6
2.3.4 应用安全体系 6
2.4 设计依据 6
3 平安城市项目系统设计 8
3.1 总体框架 8
3.1.1 公安业务大平台 8
3.1.2 八大功能子系统 9
3.1.3 网络系统 9
3.1.4 API接口 10
3.2 系统架构 10
3.2.1 业务应用层 11
3.2.2 网络控制层 11
3.2.3 核心交换层 12
3.2.4 信息采集层 12
3.3 系统组网 12
3.3.1 一级监控中心 13
3.3.2 二级监控中心 14
3.3.3 三级监控中心 14
3.3.4 四级监控中心 14
3.4 接入方式 14
3.4.1 模拟接入方案 15
3.4.2 有线接入方案一(ETH) 15
3.4.3 有线接入方案二(SFP) 15
3.4.4 有线接入方案三(EPON) 16
3.4.5 有线接入方案四(RRPP) 17
3.4.6 无线接入方案 17
3.4.7 移动指挥车3G视频接入 18
3.5 资源存储 18
3.6 业务管理系统 19
3.6.1 业务系统特点 19
3.6.2 业务系统组成 21
3.6.3 业务技术路线 22
3.6.4 业务分级应用 22
3.7 业务特色功能 25
3.7.1 智能视频分析 28
3.7.2 多维地理信息平台基本功能 28
3.7.3 固定点视频监控 30
3.7.4 移动视频监控 32
3.7.5 治安卡口监控 33
3.7.6 警员、警车位置监控 33
3.7.7 视频监控报警管理 36
3.7.8 治安事件预警(视频智能分析) 37
3.7.9 指挥调度功能(警视联动) 41
3.7.10 资料查询,快速定位 43
3.7.11 三台合一定位联动 43
3.7.12 预案管理功能 45
3.7.13 综合统计分析 45
4 网络系统设计 45
4.1 网络承载方案设计 45
4.2 平安工程专网和金盾网安全接入设计 47
4.3 其他警种业务API接口 48
4.4 既有投资保护 51
4.4.1 SDK接入 51
4.4.2 标准信令接入 51
4.4.3 模拟接入 51
5 向数字城市延伸 51
5.1 延伸步骤 52
5.1.1 设施数字化 52
5.1.2 城市网络化 52
5.1.3 应用智能化 53
概述
为深入贯彻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经验交流暨农村技防工作现场会精神,充分发挥视频监控报警技术在开展“平安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尽快使省(市)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努力夯实预防和应急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防控基础,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把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来落实,有效地提升技术防范水平,要将治安防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设计,同步规划和独立验收。为推动平安城市的建设,各省、市相关部门要求开展科技防范工作,建立覆盖社会各行各业和重点部位,主要路段,重要场所的电子视频监控报警网络体系。明确要求加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打防控指挥网络,整合科技防范资源,打造公共安全综合信息平台。
省(市)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以下简称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建设,将大大加强公安机关对公共场所、重点路段、商业单位、车站、银行、娱乐场所等部位的巡逻控制能力,针对“两抢”等多发性犯罪活动的发案规律,加强对重点地区和易发案时间段的巡逻控制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还可以整合各种社会图像资源、综治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建立健全打防控指挥网络,整合科技防范资源,打造公共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和城市应急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