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工作总结
篇一: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根据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中心校《关于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以提升我校教师的素质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教师开展了各形式校本和教研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准备,科学规划,为教师专业成长引航
(1).建立组织,发挥学校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
为保证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立教师素养提升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实施、学期评估等。领导小组由李应军校长担任,李正霞校长担任副组长,并直接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工作,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和各年级主任为领导组成员。此外,还建立健全邵原二中教师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和考核意见,让教师了解学校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年度目标的措施和实施途径,确保了广大教师最大限度参与素养提升活动。
(2).根据学校要求,每学期开学,学校的领导班子负责一个年级、一个学科教研组、带好一个青年教师,确保教师专业成长的顺利开展,骨干教师、年级主任,教研组长都必须上好本学科的专业引领课,给青年老师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为了保证教师专业成长的顺利下实现,学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
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1、开展读书反思活动。引导我校的中青年老师进行专业阅读,让他们汲取教育家的思想精髓,本学期学校给每一位班主任购买了《创建一间幸福的教室》,给中青年老师每人购买了《面向个体的教育》,要求教师每周完成对所学习内容进行批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书写读书反思和心得,力求每个老师真正地能书写自己原创的反思和心得。
2、规范强化集体备课。学校给教师提供学科研究为核心专业成长,利用星期四晚上,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以学科的备课组长为中心,开展学习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编写教案、精选习题、辅导学生等内容的专业活动。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坚持每周做一份中考试题,让七八年级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了解中考题型和信息。集体备课力求做到编写教案统一、课件使用统一、配备习题统
一、检测考试统一。我校的数学教研组完成了申报济源市先进教研的工作。
3、夯实教育科研活动。我校积极践行幸福教育,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构建师生共度幸福历程的“高效愉悦课堂”。积极推行“5+1”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五课两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五课”即:教研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学能手观摩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招教师汇报课。“两活动”即:“我的模式我的课诊断”活动与“同课异构课堂矫正”活动。)此项举措,使我校教师掀起了“学业务、比素质、创先争优”的热潮,达到互帮互学,有效提高课堂教
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孔祥胜、李正霞等老师在教育局举行的学科优质课评选中获奖;2014年我校中招成绩再创新高。
4、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学校利用教研组,开展多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如确定一个话题,每周一次的主题教研,针对教研时出现的共性问题,每周一次校本研修,学习一篇文章,写下心得或感受,每周对教师确立一个课堂教学训练技能,夯实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一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校本研修近50余次,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5、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我校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纳入“12345”发展规划中。一是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八个一”活动;二是坚持开展“师徒结对”帮教活动;三是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四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课题实验及各级献课、赛课等,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五是建立好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自己的个人规划与成长轨迹。李芳芳、张红豆等青年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5、深入课题研究。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研活动课题化;定期开展互动式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进行行为研究,教学反思。我校教师每周2—3篇500字左右的教育教学反思,已成为一种自发的习惯。本年度,我校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50余篇;8月份,我校省级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市级重点课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策略的研究》已顺利结题,目前,研究成果正在深入实践运用。
6、开展多样的培训活动。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活动,坚持“请
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让教师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12月初,九十六中领导教师送课到我校,与我校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并做了专业成长专题报告,我校还先后派出十余名老师到郑州九十六中学习了英语的小班化教学,到济水一中进行观摩学习和教研交流,组织了4次联合考试。学校先后派遣8名语文老师到高级中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