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送网发展.ppt

发布:2016-11-28约4.9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传送网发展 网络发展之初,网络只传送语音业务,每条业务速率为64kbit/s,所以原有传送网传送的都是固定帧长、粗细相等的电路。由于这样的网络需求,SDH网络应运而生。 最初的城域传送网络——SDH SDH网络现状:SDH网络是从窄带语音通信发展而来, 以固定的时隙为单位、时分复用的多层结构,以分插复用组网。 业务发展趋势:2000年以来,业务需求由单纯的语音通信,逐渐转向数据业务,企业、商业、以及家庭宽带需求不断增大。 SDH网络面对的问题:企业、商业和社区网是宽带应用为主,以可变以太网帧为单位,统计复用网络,用以太网交换机和IP路由器组网。 两个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传统连接两个网的方式需要作下列转换: 宽带向窄带的转换 (如:POS) 高速向低速的转换 (如:FE to E1/E3) 非同步向同步转换 共享传输介质向独享传输介质转换 SDH网络发展的瓶颈 SDH网络必须解决的问题 LANs (FE/GigE) 互联网接入 SANs xDSL STM1-4 SDH STM4-16 SDH 8-40 WDM 企事业 接入/汇聚 城域 核心 长途 bit/km成本最低 160 波 DWDM EDFAs 可调激光 喇曼放大器 带宽的瓶颈 网络真正 可用带宽 城域网 摘自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先生 2003年8月27日在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所作的调查报告 宽带城域传送网发展的技术驱动力 SDH技术 IP技术 ATM技术 其他数据接口 IP ATM SDH 业务 155 10G 40G MADM SDXC 容量 调度 体积 框式 盒式 单板 TDM SDH技术、IP技术和ATM技术,在发展中互相借鉴和融合 SDH技术、IP技术和ATM技术在服务质量、服务成本的差异,为技术融合实现未来混合网络提供了基础 中国具有世界最大的SDH网络, MSTP网络结构适应现阶段主流城域网应用 传送层与业务层的适当分离是必要的,依然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域传送网,但传送层与业务层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建设综合网可以简化网络结构,提高可靠性 继承SDH的技术优势 TDM业务还有很大需求,是现阶段的赢利点,而SDH是支持TDM业务的最佳技术 SDH技术成熟和稳定可靠 SDH运营和管理经验 现有的丰富SDH网络资源 SDH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多业务接入和支持能力:以太网、ATM等 成本低 综合网可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 良好的网络扩展能力 业务适应性, 和容量扩展能力(C/DWDM扩容) MSTP: 为城域网量身定做, 是城域网的最佳解决方案! MSTP取代SDH MSTP: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综合业务传输平台,或称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和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MSTP标准化状况 国际:MSTP是多种技术与标准集成的结果,国际上没有专门的MSTP标准,只有MSTP所涉及的各单项技术的标准。其名称也有不同的叫法(如MSPP,NG-SDH等) 国内: “YD/T 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2002年) 测试标准“基于SDH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也已经发布 “内嵌弹性分组环(RPR)的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技术要求”,正在制定之中 关于MSTP 在原有SDH基础上,增加宽带接口功能,实现数据业务的透明传输功能,如提供数据接口并映射到SDH虚容器;提供级联接口接入ATM和POS的高速接口等 第一代MSTP 增加数据业务的处理功能,包括以太网的二层交换,ATM交换等 在数据封装和传送过程中,采用更先进的GFP和LCAS 第二代MSTP 对于数据传送引入环网共享技术,有效提高带宽利用率,包括弹性分组环技术(RPR)、ATM共享环技术(VP Ring) 更进一步采用MPLS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送,端到端QoS 引进自动交换传输网络(ASTN)的智能控制平台,业务提供更为迅速和方便 第三代MSTP MSTP的优缺点 多种物理接口 现网资源丰富,快速接入 网状、树型、星型、等多种方式组网 灵活配置 传输的高可靠性和自动保护恢复功能 带宽利用率较低 提供的带宽有限 接入成本较高 不适合大量宽带业务的承载 优势 缺点 (Source: GSA, till Jan.18, 2007) 通过预测分析无线技术的发展对带宽需求的增长是非常迅速的。 (Source: MRG) 全球IPTV用户数量增长及趋势,也将给承载的带宽带来极大压力。 Source: GSA Source: MRG, Inc.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