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工作方案(高职高专组)》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
2015年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工作方案
(高职高专组)
2015年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高职高专组)由省教育厅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省教学服务中心和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办。高职高专组比赛同时作为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赛项。具体比赛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大赛设组委会及其秘书处,组委会人员名单如下:
主 任:丁晓昌 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教科院院长
副主任:王钧铭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袁靖宇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崔春霞 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
吴 向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
成 员:经贵宝 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钱东东 沙洲职业工学院院长
张一春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王建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省教学服务中心主任
秘书长:张一春(兼)
副秘书长:王建平(兼)
二、奖项设置
比赛按参赛对象的比例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比赛获奖名单经江苏教育网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后公布。获奖项目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
三、参赛对象和推荐
参赛对象为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任教师。各院校推荐参加省赛的名额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数(以《江苏省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汇编》2013年末数据为准)的3%(详见附1)。各院校应由校领导牵头、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或相关职能处室组织校内选拔,择优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
四、比赛内容
本次比赛发布参赛课程目录(详见附2),建议参赛人员根据课程目录选取有关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制作微课。在目录无法覆盖的情况下允许参赛人员在课程目录外制作微课。
五、比赛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包含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活动设计。
各院校组织提交的微课作品,应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特色。参赛教师根据所选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按照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二维、三维动画、经济生活及生产企业一线实拍视频、HTML页面以及PPT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仪器,建议参赛微课作品时长在5至10分钟为宜(不超过15分钟,鼓励简明易懂、短小精悍、特色鲜明的微课作品)。请配套单独文件夹提供教学设计文本、演示文稿(PPT),以及微课中使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图片等辅助材料。
(一)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视频片头应显示课程名称—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等)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格式可用以下任一种:mp4、rmvb、mpg、avi、wmv。
(二)演示文稿要求
演示文稿限定为PPT格式。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一并以压缩文件形式提交。
(三)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类、类、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文件格式:WORD和PDF。
、参赛程序
省赛通过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进行。有关程序及时间如下:
(一)注册及认证。参赛学校需指定一位工作人员担任本校参赛作品在“平台”的校级管理员。各院校应于5月31日前完成“平台”校级管理员注册,并通过身份认证。参赛教师也应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并获得本人账号。
(二)网上报送材料。各院校通过组织校赛择优遴选参加省赛的作品(不得超过限额)并由参赛作品教师本人于2015年9月30日前将省赛参赛作品上传至“平台”。“平台”使用的具体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请参见网站首页的使用说明和帮助文档。
(三)纸质材料报送:各院校应于2015年9月30日前《全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高职高专组)推荐汇总表》(附3)加盖公章后寄送至南京市中山北路217号龙吟广场1312室(邮编210008),电子版发送至hepjsgz@163.com。联系人:唐伟,电话:025
、其他事宜
(一)各院校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微课教学比赛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积极为教师参赛创造条件,通过组织高水平的校赛,真正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各院校应对本校推荐作品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
(二)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限为1件。已获得过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各等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