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跨管线桥梁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跨管线桥梁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6-12-28约4.13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编制依据 1.1.国家现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施工指南。 1.2.施工设计文件和图纸。 1.3.进场后对施工现场、地材地料的详细调查资料。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k83+754.764跨管线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合计1.2m桩基0m、1.5m桩基360m、1.6m桩基0m、1.8m桩基0m、2.0m桩基0m。 四.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参数 1、设计速度: 80km/h。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布置形式:详见工区设计图。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本改建施工段所有墩台均位于旱地,局部处于低洼地带,雨季时有积水。 1、施工准备 ()() 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挖孔桩顶部均设钢筋混凝土护筒,筒厚20cm,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孔内施工作业的安全。筒顶比原地面高20cm,护筒内径比桩径大10cm,长度一般高1.5m。施工后对四周进行夯实,开始立挖孔机架。另外,应搭好孔口雨棚,雨雪天使用。 3、开挖 (1)、人工挖孔桩采取分段开挖,每段开挖高度决定于土壁保持直立状态的能力,一般以1.0米为一施工段,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或风镐破碎。同一段内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到达泥岩或砂岩层等坚硬岩层时,风镐破碎不了,可采取风动凿岩机钻孔,松动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 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2)、孔径的大小根据护壁的厚薄进行控制,护壁的混凝土不作为成桩的一部分。弃土装入吊篮内。垂直运输时在孔口安支架,用10KN慢速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自卸汽车或手推车运出。运出的废料堆放远离孔口,并及时进行清理。在每个孔口设手推车便道,沟谷地带土均运至大桥左侧已弃土堆边堆放,两侧山坡上桩基弃土弃至坑凹处坡脚,注意环保。弃土较多,不好堆放时,可利用装载机定期清理一次。 孔内利用φ20钢筋加工的软梯供井内作业人员的上下。 (3)、软岩地段采用人工配合风镐进行,风镐开挖不动的软岩及坚硬岩石地段采用小药量、浅眼松动爆破法。炮眼深度一般为硬岩0.4m,软岩0.8m,爆破时采用电雷管起爆,严格控制药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护。每次爆破时都要用覆盖物覆盖孔口,以免爆破时飞石打坏其它构造物及人员。本合同段桩基浅眼松动爆破方案见“人工挖孔桩松动爆破示意图”。 孔内爆破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 a、采用电钻打眼放炮,对于软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0.8米,对于硬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0.5米。中间一组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边。采用电雷管引爆。 b、严格控制用药量,以松动为主。中间炮眼装硝铵炸药1/2节,边眼装药1/3-1/4节。有水眼孔要用防水炸药,尽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要按安全规程处理。 C、炮眼附近的支撑应加固或设防护措施,以免支撑炸坏引起坍孔。 d、每次爆破后首先进行15分钟的通风排尘,用高压风管或电动鼓风机放入孔底吹风。 e、孔深大于12米时,爆破后由专职检测人员对孔内进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通常用仪表检测,无仪表时,可将敏感性强的小动物先吊入孔底考验,数分钟后取出观察,如其活动正常,人员方可下孔施工。 f、一个孔内进行爆破作业时,其他孔内施工人员也必须到地面安全处躲避。 (4)、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 斜情况,要求桩位累计误差不得大于50mm,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了解地质情况,若与设计资料不符,应提出设计变更。若孔底地质复杂或开挖中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应钎探查明孔底以下地质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 (5)、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孔。 4、通风及排水 ()()()()()()cm。为了增加护壁与桩身的摩阻力,每一节护壁混凝土形成错台,厚度上口采用20cm,下口采用10cm,利用护壁模板上下口直径不一样达到护壁错台的目的。 ()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孔底平整、无松碴、泥、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报监理工程师检孔,要求以下几个指标满足要求: (1)、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 (2)、孔径不小于设计值; (3)、倾斜度小于0.5%; (4) · 九.安全及环保要求 9.1安全要求 针对挖孔桩施工具体情况,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施工措施: (一)、孔口开挖前,做好孔口周围的排水设施,保证孔口高于原地面30cm,防止有杂物等落入孔底,打伤作业人员;孔口以外2米范围设防护绳,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二)、孔中井壁上设置牢固可靠的爬梯,作业人员上下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三)、孔底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好安全帽、备好安全绳,防止孔口有杂物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