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试题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桥 梁 考 试 试 题
姓名 单位 分数
1、桥梁基础根据其地质条件、基底形态的不同,常用的基础形式有桩基础、明挖基础、挖井基础等。
2、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护壁泥浆的性能指标为:泥浆比重为1.1-1.3,含砂率为4%,黏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地层19-28s,Ph值不大于6.5。
3、钻孔桩施工清孔完成后,护壁泥浆的性能指标为: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2%,黏度17-20s。
4、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坍孔不严重时,可采用加大泥浆比重或加高水头等措施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可回填重钻。
5、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桩身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
6、钻孔灌注桩桩头凿除时,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除时,须达到10MPa。
7、桥梁桩基凿桩头完成后进行桩基检测,桩长≤40m的桩基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测,桩长40m的桩基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
8、主墩承台施工的主要施工程序为:承台基础清基找平、承台钢筋一次绑扎成型、承台混凝土一次灌筑及承台混凝土养护。
9、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10、承台外观检查允许偏差:尺寸:±30mm;顶面高程:±20mm;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15mm。
11、基坑回填施工中,承台顶面高程以下采用原状土回填,分层夯实;以上部分采用3:7灰土进行回填。
12、墩身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承台顶面处理、绑扎钢筋、模板安装、安装预埋件、墩身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养生、拆模。
13、墩台外观检查允许偏差:断面尺寸:±20mm;顶面高程:±10mm;节段错台:1mm。
14、本标段选用最多的一种桥台型式属于双线一字形桥台。
15、在墩台混凝土施工中,插人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人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毕,徐徐提出振动棒。
16、钢筋制作过程中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17、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和要求中,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厚度≥0.3d,并不得小于4mm,焊渣敲净。
18、综合贯通地线任意一点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19、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测:扩展度、坍落度、入模含气量及入模温度。
20、混凝土从高处直接倾卸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否则必须采用混凝土串管等设施辅助下落。
21、梁体支座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纵向坡度及二期恒载选定支座类型:一般简支箱梁支座型号分为:TJQZ-8306-4500、TJQZ-8306-5000、TJQZ-8306-5500型,固定、横向支座安装在桥梁下坡方向,其中:固定支座安装在下坡方向曲线内测。
22、移动模架造桥机分为承重主梁及其导梁、前后支腿、纵移辅助支腿、挑梁和吊臂及轨道、外侧模板及底模、底模架及吊杆、外侧模架、拆装式内模、爬梯及走道结构、液压及电气系统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承载结构体系。
23、移动模架过孔作业时,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对前支腿进行锁定。
24、钢管立柱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支架设计、条形基础施工、钢管立柱搭设、安装纵横梁、分配梁安装、底模安装、支架预压、调整预拱度、简支梁施工、预应力张拉、压浆、支架拆除。
25、悬臂浇筑连续梁是以“T”构为施工单元,将梁体沿纵向分成若干节段,利用挂篮设备,就地分段浇筑混凝土,待梁段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并施加预应力及管道压浆后,挂篮移动就位,进行下一梁段施工,直到T构梁体完成,通过相邻T构的合拢,体系转换变为连续梁。
26、挂篮法悬臂浇筑连续梁设计多采用三向预应力:即纵向、横向、竖向。
27、连续梁挂篮悬浇施工的主要工艺程序依次为:支架法现浇0#段、挂篮法对称悬浇段施工、边跨现浇段施工、合龙段施工及完成体系转换。
28、挂篮构造主要由主桁梁、行走系统、锚固系统、悬吊系统及作业平台组成。
29、连续梁悬浇施工主要工艺程序有:挂篮行走到位、模板安装就位、底、腹板钢筋绑扎及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及管道安装、浇筑砼、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
30、悬臂浇注连续梁砼应确保前、后及左右对称浇筑,并保证T构两端的不平衡重小于墩梁固结的设计值。本设计规定灌注时最大不平衡重不得大于20t。
31、预应力管道应确保平顺、位置准确,管道定位钢筋直线段间距不大于50cm,曲线段加密不大于30cm。
32、钢绞线下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