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看商业模式创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转型升级,让企业活起来
——浅析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文/小雨霏霏
文头:大部分商业企业还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没有形成医药商业企业的独特价值。不过,也有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已经在进行新的盈利模式创新和转型,通过整合价值链上各环节,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文中: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医药流通行业多是向价值链终端的服务延伸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价值链整体来看,医药流通行业与医药工业的深度合作应当是提高整个产业效率的必然趋势,只是在合作方式和合作模式上值得探讨和创新。
药品经过纷繁复杂的流通环节后进入终端市场,而流通环节的管理一直是药品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医药流通企业小而散,企业的规模较小,市场的集中度较低,企业的费用率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低下;第二,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薄弱;第三,工业企业、流通企业、零售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第四,医药流通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国内医药商业盈利模式的主流还是传统的几种盈利模式,大部分商业企业还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没有形成医药商业企业的独特价值。不过,也有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已经在进行新的盈利模式创新和转型,通过整合价值链上各环节,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如南京医药朝药房托管和医事服务的方向在努力,华润河南医药有限公司近几年积极实施医院药房现代物流延伸服务,北京嘉事堂对医院终端进行四个阶段的增值服务——这些商业公司在盈利模式创新和转型的进程中走在了前列。
从长远看,国内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盈利模式转变,药房社会化管理。国内医院收入的来源主要由药品收入、政府补贴和诊疗收入三部分组成,其中,药品收入占比较高,不过,随着财政对医疗机构补贴的逐渐增加,药房社会化趋势成为必然和最终发展方向。
其二,渠道扁平化,创新盈利模式,附加值提升。随着流通环节药品差价管理的推进,流通环节将被压缩,渠道扁平化,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票制。随着物流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规模效应的体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商业企业为上下游提供增值服务的附加值得到提升,流通环节的效率将得到提升,创新盈利模式的毛利率将比传统模式的高,各项费用率会逐渐下降,最终的净利率水平将会得到提高,这也是在盈利模式转变下行业发生变革所带来的变化。
其三,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划分明显。医药商业是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最快的子行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医药商业的集中度迅速提升,前3位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市场销售的比重达到30.66%,集中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与美国有相似的地方,集中度提升都是发展的一个趋势,不同的是,美国的前3位医药商业企业占全美药品销售收入的96%以上,而中国的医药流通行业可能形成全国性龙头加地方割据的局面,中国将不止是3大集团瓜分全国的药品市场,在各个地方还将形成区域性的龙头,而且由于地方利益的博弈,这些地方性的龙头将与全国性的大巨头共享该区域的市场。
其四,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现代医药物流加速发展。新版GSP标准对药品的流通环节全产业链进行了规范,从药品生产环节开始所涉及的药品销售、储存和运输活动,实现全程的有效控制。随着物流水平的提升,现代医药物流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医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专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未来行业分工更加细致和明确,具有大型物流基地和第三方物流资质的企业就可以承接一些小的商业企业的药品配送、仓储管理工作。
第三方物流对于医药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来说都非常有必要,对于自己建立营销队伍的生产企业来说,第三方物流专业的装卸、包装,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高效的运送力,大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对于中小型的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第三方物流利于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配送效率;对于医疗机构而言,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库存和物流成本、减少药品和资金的积压。对于国内医药流通企业来说,具有第三方物流资质和自建物流基地的企业将在行业变革中受益。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医药流通行业多是向价值链终端的服务延伸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价值链整体来看,医药流通行业与医药工业的深度合作应当是提高整个产业效率的必然趋势,只是在合作方式和合作模式上值得探讨和创新。
相关链接:美国卡地纳健康集团发展模式
如今,美国卡地纳健康集团是全球百强企业,专业从事健康营养品、保健食品科研、生产及医疗健康的全球性销售的跨国集团。尽管国外的经验不能全盘照搬到中国来使用,但是卡地纳在增值服务和价值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医药分销企业学习和借鉴。
卡地纳在外延拓展药品分销业务的同时,也将医药分销服务多元化发展,包括药品分销业务、供应商服务和药店快速诊断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