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探索乡村治理新实践(上)》.doc

发布:2018-11-27约1.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探索乡村治理新实践(上)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北宋初期,掌课输的不包括()。 A.里长 B.户长 C.里正 D.乡书手 2. 本讲提到,洪武四年,政府设立(),负责税赋征收,防止胥吏侵贪农民利益。 A.保甲制 B.粮长制 C.里甲制 D.乡和里制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基层代理人职役化的结果并非像预期那样,反而发生逆向选择问题,缓解这个问题的方式包括()。 A.武力镇压 B.实行无为而治 C.将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建设降至最低限度 D.开辟了官治和民治两条通道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唐朝里正的职责比较小,里正属官。 正确 错误 2. 根据本讲,自宋朝以来,乡村组织主要负责人保长、都保、里长、甲首、粮长等来自村民,已被完全排除在官僚等级制之外。 正确 错误 1. 根据本讲,北宋初期,掌课输的不包括()。 A.里长 B.户长 C.里正 D.乡书手 2. 根据本讲,唐朝实行的三级治理模式,不包括()。 A.乡 B.里 C.村 D.族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本讲提到,基层代理人职役化的后果包括()。 A.在集权制社会,处于强势地位的官员及代表官府办事的胥、吏、役可以随意支使这些乡村领袖,这就极大地损害了这些乡村精英的尊严 B.额外摊派容易导致乡村领袖与村民对立,破坏了他们长期建立起来的信用和社会资本 C.最终担任里长、保长、粮长的常常是一些贫穷且奸巧、刁顽的无赖 D.导致了基层代理人的逆向选择,进而破坏了国家在农村的权威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隋朝初期,农村基层设族、闾、保三级组织。 正确 错误 2. 本讲提到,唐朝里正的职责比较小,里正属官。 正确 错误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北宋初期,掌课输的不包括()。 A.里长 B.户长 C.里正 D.乡书手 2. 本讲提到,明朝的里长、甲首由()来担任。 A.主户有干力者 B.丁多者 C.丁粮多者 D.粮多者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基层代理人职役化的结果并非像预期那样,反而发生逆向选择问题,缓解这个问题的方式包括()。 A.武力镇压 B.实行无为而治 C.将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建设降至最低限度 D.开辟了官治和民治两条通道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隋朝初期,农村基层设族、闾、保三级组织。 正确 错误 2. 根据本讲,自宋朝以来,乡村组织主要负责人保长、都保、里长、甲首、粮长等来自村民,已被完全排除在官僚等级制之外。 正确 错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