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doc

发布:2018-06-24约6.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龙政综〔2010〕2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市属各企事业单位:   为做好2010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闽政〔2010〕1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具体意见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0年,我市高校毕业生生源数为2万人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3万人,大中专毕业生的比重超过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待就业毕业生的数量也连续多年积累递增,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大批新项目在我市相继落地、开工,基层、工矿企业及相关经济建设领域等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好于去年。但是,全市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和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明显改变,因此,201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和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确保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上年水平,为我市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认真完善和落实就业政策,切实保障就业工作经费需要   各县(市、区)政府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完善和落实已有政策,创造性地制定本县(市、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各级各部门要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求职服务、自主创业、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就业指导等方面政策和工作项目的完善落实,形成我市公共就业服务的优势和特色。各高校要按照“一校一策、分类指导”的思路,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措施,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各县(市、区)政府要按规定对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就业服务所需资金给予保障。各高校要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任务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支出计划,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帮扶家庭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要。   三、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把增加毕业生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切实贯彻落实社保补贴、贷款扶持、税费减免、户籍和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保接续、工龄计算等方面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吸纳毕业生;进一步规范企业用人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监察,营造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良好环境。   继续实施鼓励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按照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由市、县(市、区)财政各自承担同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岗毕业生生活补贴经费。其中,市直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岗的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期限三年。未实施该项鼓励政策的县(市、区),要尽快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二)继续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继续实施选调生计划、选聘生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和欠发达地区计划、服务社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市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安排100名,在具体工作岗位安排上,进一步向边远山区和人才紧缺的乡镇基层岗位倾斜。对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的高校毕业生,除享受省相关待遇的同时,由市财政给予每位毕业生生活补贴(含交通补贴)1200元/月,并予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住院医疗保险(350元/年、人),生活补贴按照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由市财政和毕业生服务所在县(市、区)财政各承担50%,其他部分由市财政支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待派遣工作结束后,由市“三支一扶”办根据实际派遣人数统一到确定的保险公司办理。   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强化服务基层高校毕业生的日常管理,为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服务社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办好社会保险等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岗位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做好服务期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鼓励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