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县农林局年度工作报告第2页工作报告大全.doc

发布:2016-10-19约5.6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农林局年度工作报告第2页工作报告大全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按照“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坚持依法治农,坚持用生态化思路谋划产业、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用产业化经营推动发展,提升六大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激发主体发展活力,努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具有象山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1、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2%,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 2、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1万亩,总产量10万吨,其中水稻面积15.6万亩,产量7.6万吨,粮食自给率40%以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5.5万亩,其中外销蔬菜5万亩。 3、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总产量14万吨,其中柑橘10.8万亩、杨梅7.5万亩、枇杷2.2万亩,茶叶1500吨。 4、肉类总产量2.3万吨,生猪养殖量控制在24万头,猪肉自给率稳定在80%;禽蛋产量1.2万吨,蛋禽存栏控制在85万羽;象山白鹅苗鹅孵化量440万羽。 5、新实施现代农业园区项目7个;新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建设项目1.4万亩;推进2.8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培肥项目和0.23万亩储备库补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建设。 6、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1家,规范化合作社10家,市级规范化家庭农场5家。 7、抽检农产品样品850批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98%以上,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100%,重大植物疫病防控率达100%,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农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8%以下。 8、新实施平原绿化面积20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村庄3个、森林休闲公园20个,完成公路边绿化30公里,河渠堤边绿化35公里,道路绿化25 公里;完成“四边”区域山体“森林提升”6000亩以上,废弃矿山复绿8处,生态墓地绿化75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火灾发生率控制在20次 /10万公顷以下。 9、新增土(林)地流转面积0.5万亩,规范流转合同0.6万亩,新建林区道路20公里。 10、全面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三资”管理达标村比例达到90%以上,示范村比例达到50%以上,建成镇乡(街道)标准化“三资”管理服务中心4个。 (三)主要措施 1、推进四项建设,打造农业产业提升体系。 一是推进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投资1900万元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6个共1.4万亩,完成2013、2014年项目验收;投资3300万元实施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个。在数量上争取在2015年建成粮功区标准化项目6.34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区 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8个和精品园28个,在质量上重点在“稳粮增效、生态循环、质量安全、改革创新、辐射带动”等方面深化“两区”建设。同时,投资 150万元培育县级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与市级现代农业精品园形成多层次的园区发展格局。 二是推进大塘港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计划3年内投入12.26亿元对园区内农业主体和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15年将投入7430万元,实施新桥片、定塘片和晓塘片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提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项目5个、合作社项目8个,并带动农户1.1万户、面积5.58万亩,提供就业岗位 600个以上,促进农民增收2800万元以上。 三是推进科技支撑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与浙江大学、宁波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一批适合本地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实施粮食超高产创建活动,力争最高亩产突破1000公斤。加快新型技术研发与推广,重点做好“柑橘杂交育种关键技术集成及新品种选育示范”、“浙东白鹅海水养殖试验”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研究。积极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大力示范推广生态循环、林下经济、万元高效模式,实现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休闲业的有机融合,建立“万元田” 示范基地3个,推广面积3万亩以上。 四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着重发展标准钢管、温室、连栋、单栋等大棚设施,争取突破5万亩。稳步发展温湿调控设备、肥水同灌、工厂化养殖、生物和物理防治、数字农业、生态循环等设施,改善种养生产条件。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林区道路建设,加快形成与森林经营管理相适应的林区道路网。 2、深化四项措施,搞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确股确权为基础,以赋权活权为重点,将农村资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有效发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功能。加大力气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争取全面完成股改任务。积极探索在县域范围内的股权流转交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