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视力检查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评判标准 判定标准 结论 ≥1.0 正常 0.6-0.8 轻度弱视 0.2-0.5 中度弱视 ≤0.1 重度弱视 返回 远视力 瞳距 下一章 瞳距 一、定义和目的 二、检查器材 三、检查步骤 四、注意事项 定义:双眼之间的距离 目的:准确测量双眼瞳孔距离,为检查、 配镜(功能镜)提供准确的参数。 瞳距 返回 检查器材 瞳距尺、笔灯(笔式手灯) 返回 检查步骤 置笔灯于被检者双眼33cm处,嘱双眼盯住灯光 使用瞳距尺 测量双眼角膜 映光点的距离 测量右眼角膜 鼻侧缘到左眼角膜 颞侧缘的距离 测量右眼角膜 颞侧缘到左眼角膜 鼻侧缘的距离 远用瞳距应在上述 测量数据上加2mm 返回 注意事项 (1)被检者双眼应盯看33cm处的灯光。 (2)提醒被检者双眼盯住灯光。 (3)映光测量时,须将瞳距尺上的刻度对准映光点,确保测量准确。 (4)角膜边缘距离测量时,应注意瞳距尺的刻度应对准角膜边缘,确保测量准确。 (5)角膜边缘距离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双侧眼球眼角膜边缘的鼻、颞侧的关系,切勿将鼻侧-鼻侧或颞侧-颞侧的距离误认为瞳距。 返回 远视力 色觉 下一章 色觉 一、定义 二、目的与原理 三、检查器材 四、检查步骤 五、注意事项 六、评判标准 色觉 定义: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色觉异常包括色盲和色弱两大类,色盲是指辨色能力消失;色弱是指对颜色辨认能力降低。 返回 色觉 目的:检测红绿色觉及蓝黄等色觉异常 原理:大多是浅红色和浅绿色交叉来干扰测试人的,如果是色盲,他看到的只有一种颜色,所以无法分别色差所构成的数字 返回 检查设备 1.色盲检查图 2.遮盖板 返回 远视力 远视力 远视力 一、检查目的和定义 二、检查器材 三、检查条件 四、检查距离 五、对受检者要求 六、对检查者要求 七、操作方法及步骤 八、注意事项 九、评判标准 下一章 远视力 定义:不戴眼镜,在距离视力表灯箱5米处检查后的视力 目的:检查是否为正视眼 返回 检查器材 视力表(灯箱)、黑色指挥棒、遮眼板 返回 检查条件 视力表1.0一行视标的高度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视力表必须有标准照明(200-500lx),各处的照度应该大致一致。视力表灯箱内一般应装2支20W日光灯管,必须同时明亮,另外视标字迹完整清晰。 返回 检查距离 由灯箱视力表的表面到被检者眼球表面的间距为5米;如果室内不够5米要求的距离,可在视力表的表面前2.5米处竖一块反光镜,则视力表至平面镜、平面镜至被检者座位两个距离之和须为5米,被检者坐在视力表下方检查。 返回 对受检者的要求 被检者要保持正直姿势,头保持正位,不能前倾、后仰、歪头、眯眼看视标,用挡眼板遮眼时勿对眼球施加压力,以免眼球受压而视物摸糊。 返回 对检查者的要求 要站在视力表不遮挡光线的一侧,指示棒尖要求以黑色为宜,指示视标时棒尖应在视标正下方一厘米处,每一个视标的辨认时间不超过3秒。 返回 操作方法及步骤 被检者距视力表5米,视线与1.0视标平行 两眼分别检查,自上而下,每个视标的辨认时间≤ 3s 视力≥0.1 视力0.1 让被检者逐步走近视力表, 直至辨清0.1为止 将能辨认正确的最小一行视标旁的视力数值记录下来,即为该眼视力 只有半数以上可辨清,或半数以下的视标不辩清,可用加减号表示 根据走近视力表的距离换算出视力 举例 在距视力表4米处看到0.1视标,则视力为4/5x0.1=0.08 返回 注意事项 1.如果检查室的最大距离5m,采用反光镜法检查视力。 2.每个字母辨认时间为2~3s。 3.非受检眼遮盖要完全,但不要压迫眼球。 4.检查时受检者头位要正,不能歪头用另一只眼偷看,不能眯眼。 返回 评判标准 判定标准 结论 ≥1.0 正常 0.8 下降 0.4-0.6 异常 ≤0.3 差 返回 远视力 近视力 近视力 一、定义和检测目的 二、检查器材 三、检查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评判标准 六、屈光不正诊断标准 下一章 近视力 定义:人眼看近30厘米处用标准近视力表检查视标的能力。 ? 检查目的:初步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与排查眼疾。 ? 返回 检查器材 标准近视力表、笔灯、遮眼板。 返回 检查步骤 持标准近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眼睛置于 同一水平线,距离为30厘米,先右后左 可以看到0.8 不可以看0.8 向前或向后调整距离,直至看清 记录看清0.8的实际距离记录 可以看到0.8 不可以看0.8 逐一往上一行检查,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