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三章例四.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金库”资金“来之不易” Z自从1986年起坐上局长交椅,1988年起局长、党委书记“一肩挑”。同年4月,财务部门“小金库”开始形成。最早的历时12年,以后陆续形成了6个“小金库”。 1.虚设经费支出690多万元。财务部门“生财有道”:他们虚列工资、奖金、补贴,套取现金100多万元;以发放上下班交通补贴名义购入公交预售票,而后交该局下属企业出售,套现49万多元;子虚乌有列项目,如虚列洗理费、通信费、材料费、设备购置费、修理费等等。他们不折不扣贯彻Z局长“想办法将行政经费节余款弄出来”的要求,多管齐下,套出现金,充实“小金库”。 案例四: “小金库”资金“来之不易” 2.截留预算外收入1360多万元。12年来,经Z局长批示,将报废车辆变价款、设备折旧款、旧办公用品等物资处理款和其他调拨款直接存入“小金库”;将消防、交通违章罚款,码头、房屋、车辆等的出租收入,三产企业上交承包金和利润,机动车辆、保险代理费等收入,以及“小金库”资金的利息,一并揽进“小金库”。 3.截留所谓“补助费”等收入930多万元。前后八九年,该局收到案件主办单位拨付的“补助费”800多万元也一声不响装入“小金库”;罚没款130多万元也统统流进“小金库”。 案例四: “小金库”资金“来之不易” 案例点评 : 1、截留各种货币资金收入。 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1)收款不入账,进行贪污; (2)涂改发票进行截留; (3)采用编制虚假收款凭证小于原始单据、所列金额不一致的手段,隐瞒截留收入; (4)上下勾结,截留不属于正常业务的收入,私设小金库或进行贪污; (5)收、付银存款时在账户上收付两方均不入账,这种情况若不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则难以发现。 案例点评 : 2、挪用资金。 原因主要是为自己谋私利,其次是因为有的单位财务政策紊乱,经常改变资金用途。 无论何种原因,都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导致财务违纪的发生。 这主要是指企业相关人员上下勾结,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企业制度约束,将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挪作他用。 案例点评 : 3、虚报冒领。 具体手法归纳如下: (1)涂改发票进行报销贪污; (2)用假发票、假收据及假报销单据进行报销贪污; (3)利用外单位和本单位对发票管理上的漏洞,将 旧收据、旧发票、发票副联重复报销或抵账进行贪污; (4)通过编制付款凭证大于原始凭证单据所列金额的 方法,扩支进行贪污。 感 谢 聆 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