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预期落地对市场有何影响?.docx
内容目录
一、人大常委会后财政政策或如何演绎? 3
二、人大常委会后市场或如何演绎? 5
三、投资建议 7
四、周度市场回顾及展望(11月11日-11月15日) 8
指数与行业表现 9
情绪指标跟踪 10
估值指标跟踪 11
风险提示 12
图表目录
图表1:本周A股/港股市场表现 3
图表2:本周市场整体回调,内需板块表现较差 4
图表3:环保、建筑等行业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且周转天数长 5
图表4:2019年“2万亿”政策前后市场表现 6
图表5:2020年疫情放开政策前后市场表现 6
图表6:2024年中央汇金增持前后市场表现 6
图表7:本周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涨跌 8
图表8:本周市场风格指数涨跌 8
图表9:本周领涨领跌行业 8
图表10:本周主要宽基指数与大类行业指数涨跌 9
图表11:本周中信一级行业涨跌 9
图表12:万得全A换手率(%) 10
图表13:上证指数换手率(%) 10
图表14:深证成指换手率(%) 10
图表15:创业板指换手率(%) 10
图表16:融资余额变化 11
图表17:次新股指数 11
图表18:主要行业估值(PB) 11
图表19:主要行业估值(PE) 12
上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海外大类资产大多呈现明显的“特朗普交易特征”。本周海外大类资产依然延续“特朗普交易”特征,美元指数持续攀升,最高触及107点;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43%,2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70%;黄金由于短期交易盘止盈,处于回调阶段。
国内方面,上周五全国人大常委会落地,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
35.52万亿元。人大常委会对于市场期待的针对消费,地产等财政政策尚未有表述,本周市场整体冲高回落,地产板块跌幅较大。
图表1:本周A股/港股市场表现
来源:WIND,
本周A股与港股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港股相对于A股明显偏弱。一方面,与A股投资者相比,海外投资者对于政策预期或更加悲观,使得港股表现相对较差。上周五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海外中国资产出现明显下跌。另一方面,特朗普当选后,美元指数持续攀升,使得人民币贬值,带来人民币资产进一步走弱。
一、人大常委会后财政政策或如何演绎?
由于人大常委会尚未出现提振内需方面财政政策,本周地产,消费等与“内需”相关板块表现相对偏弱。特朗普再次当选,其大幅加征关税的预期或带来我国外资流出与出口板块承压,使得市场预期“内需”政策或成为未来主线;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当选或使得国际地缘更加动荡。因此,当前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整体政策框架在中期或将不断得到强化,市场所预期的政策“转向”短期或较难出现。
图表2:本周市场整体回调,内需板块表现较差
来源:WIND,
这意味着中期财政政策整体或保持定力,四大财政约束难以改变:1)不搞大规模发钱的“福利主义”;2)不大规模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3)严格约束新增项目的审计;4)不搞14-15年式的“棚改货币化”。财政政策本身后续持续发力的方向依然是防风险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新质生产力。
当然,考虑到管理层对于经济增长中的“底线思维”日益重视,在面对关税等外部风险日益增多的同时,国内政策仍将持续发力,但方式主要是不断强化“预期管理”,而股市将成为最重要的抓手。故尽管中期看经济与企业盈利等仍有压力,但股市却将呈现底部不断抬升的“复兴牛”特征。就结构而言,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军工、科技等亦将是增量政策真正的发力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本次人大常委会的财政政策低于市场此前强消费刺激预期,而符合我们以化债为主的预期的主因。这一“强政策预期,弱政策现实”的逻辑不仅适合于此前财政部发布会、本次人大常委会,亦将在后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等会议。
就本次人大常委会财政政策而言,5年4万亿专项债是去年已经宣布的存量政策,而3年6万亿“化债”是最重要的增量政策。这一大规模化债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进而利好下游的央国企,特别是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与地方政府合作密切的行业,如建筑、环保等行业。
图表3:环保、建筑等行业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且周转天数长
来源:WIND,
就下一步财政政策而言,我们预计,明年赤字率适当上调至3.5。就方向而言,银行资本金的注入,地产方面,契税环节的进一步降低,以及收储额度的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