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起重机制造工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桅杆起重机
制造工艺规则
编制:
审核:
审定:
机械工艺研究所
日期:2011年4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2 第二章 引用标准 ……………………………………… 2 第三章 材料 ……………………………………… 3 第四章 零件加工 ……………………………………… 7 第五章 典型结构制造 ……………………………………… 13 第六章 焊接 ……………………………………… 17 第七章 涂装 ……………………………………… 17 第八章 产品包装与发运 ……………………………………… 18
1、总则
1.1、本规则以设计文件和制造合同相关条款为依据,结合本机的结构特点制定。
1.2、依据本规则对本机制造质量进行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省级及以上机构认定的合格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1.4、本规则未明确之处,由制造单位技术部门及时补充完善,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若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不一致,由监理工程师作出解释,并就此向制造单位作出书面指令。
1.5、当本规则制定依据发生更改时,本规则相关条款应作相应调整,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引用标准
(1)《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2)《铁路钢桥制造规则》(TB10212-2009)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
(5)《水工金属防腐蚀规定》SL105-2007
(6)《碳素钢结构》(GB700—2006)
(7)《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8)《碳钢焊条》(GB/T5117—1995)
(9)《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99)
(10)《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
(11)《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2008)
(12)《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2008)
(13)《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
(14)《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GB/T15957-1995
(1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6-88
3、材料
3.1 钢材
(1)本机制造用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材进入制造工厂后,除必须有生产钢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外,并按标准进行抽查复验,同一厂家、同一材质、同一板厚、同一出厂状态每10个炉(批)号抽验一组试件,试件≥300mm×300mm,钢材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均应符合标准,做好复验检查记录;
(3)制造使用的钢材,在材质或规格方面,如有意外变化,对原设计需做任何改变时,不允许自行更换,必须由设计单位确认方可变更;
(4)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0.3~1mm 时可磨修匀顺;如钢材有层状裂纹深度超过1mm 且不超过5mm,碳弧气刨清除缺陷,两端必须按要求各延伸50mm并有1:5 的斜坡,将焊处异物清除,再填焊,焊后磨修匀顺;
(5)原材料进厂后的堆放应整齐,避免潮湿,腐蚀,实行专料专用,按保存规定涂刷标记。
3.2、下料:(1)根据实际来料规格,编排下料图;
()周边及剖口不进行机加工的零件,放出 0.5‰焊接收缩余量用精密切割方法完成;
()周边及剖口须进行机加工的零件,放出加工余量、及 0.5‰焊接收缩余量,用精密切割的方法法或其它下料方法完成;()因供料原因或变截面的原因,均允许采用对接接长,但要求在同一组件、或同一部件中,相邻对接接头应错位,其错开位最小距离应大于 200mm,且距水平或垂直筋板距离应大于 100mm,长度接头最小应大于 100mm,宽度方向允许对接,对接宽度不得小于300mm。
()
()()()().3外购件
(1)各机电产品定购的合同,必须按技术协议中的项目内容及条件执行,并符合研究所设定的技术要求;和满足研究所设计确定的各项技术参数;
(2)各机电产品必须是出厂证书、产品合格证书齐全;特别是液压系统必须在生产厂家出厂前,派出检查人员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同意验收出厂;
(3)各机电产品必须进行开箱复验,每台件是否与技术协议要求相同如有技术参数不全,或不符合技术参数要求的均不得使用。
3.4铸锻件
(1)委外铸缎件,应对厂家进行资质审定,必须是有资质的铸锻造厂家;
(2)铸锻件材质,必须符合设计图所示材质,各关键件必须进行原材质取样复检,重要件应进行探伤检测,应无铸锻造缺陷,以保证整机的安全;
(3)铸锻件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