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轴向拉伸与压缩详解.ppt

发布:2016-11-03约1.23万字共10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连接件存在三种破坏的可能: (1)铆钉被剪断; (2)铆钉或钢板发生挤压破坏; (3)钢板由于钻孔,断面受到削弱, 在削弱截面处被拉断。要使连接件安 全可靠,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方面的 强度条件。 4.7.2 挤压实用计算 连接件与被连接件在互相传递力时,接触表面是相互压紧的,接触表面上总压紧力称为挤压力, 相应的应力称为挤压应力( )。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0 绪论 §1 力学基础 §2 力矩与力偶 §3 平面力系 §4 轴向拉压 §5 扭转 §6 几何组成 §7 静定结构 §8 梁弯曲应力 §9 组合变形 §10压杆稳定 §11位移计算 §12力法 §13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 §14影响线 [练习] [思考] [返回] 假定挤压应力在计算挤压面上均匀分布,表示为: 上式计算得到的名义挤压应力与接触中点处的 最大理论挤压应力值相近。 按名义挤压应力公式得到材料的极限挤压应力 。 从而确定了许用挤压应力 。 挤压强度条件为: 对于塑性材料: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0 绪论 §1 力学基础 §2 力矩与力偶 §3 平面力系 §4 轴向拉压 §5 扭转 §6 几何组成 §7 静定结构 §8 梁弯曲应力 §9 组合变形 §10压杆稳定 §11位移计算 §12力法 §13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 §14影响线 [练习] [思考] [返回] 试求挤压应力切应力和拉应力 已知: 例题4.12 图示木屋架结构端节点A的单榫齿连接详图。该节点受上弦杆AC的压力 ,下弦杆AB的拉力 及支座A的反力 的作用,力 使上弦杆与下弦杆的接触面 发生挤压;力 的水平分力使下弦杆的端部沿剪切面发生剪切。此外,在下弦杆截面削弱处 截面,将产生拉伸。 第4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0 绪论 §1 力学基础 §2 力矩与力偶 §3 平面力系 §4 轴向拉压 §5 扭转 §6 几何组成 §7 静定结构 §8 梁弯曲应力 §9 组合变形 §10压杆稳定 §11位移计算 §12力法 §13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 §14影响线 [练习] [思考] [返回] 3、其他塑性材料的拉伸实验 取残余应变为0.2%的O1点作与OA相平行的直线交于点K,则K点对应的应力值—名义流动限。 名义流动限??0.2 铸 铁 4、铸铁的拉伸实验 脆性材料 铸铁的拉伸实验没有流动现象、没有颈缩现象、没有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斜条线。 只有断裂时的强度限?b,断口平齐。 4、铸铁的拉伸实验 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强度指标: 强度限?b (只有一个) (二) 压缩实验 1 低碳钢材料的压缩实验: 1 低碳钢材料的压缩实验: 在流动前拉伸与压缩的 ?--?曲线是重合的。 即:压缩时的弹性模量E、比例极限? p、弹性限?e、流动限?s与拉伸时的完全相同。但流幅稍短。 低碳钢压缩时没有强度限 2 铸铁的压缩试验: 2 铸铁的压缩试验: 铸铁拉应力图 铸铁 铸铁压缩的?--?曲线与拉伸的相似,但压缩时的延伸率要比拉伸时大。 压缩时的强度限?b是 拉伸时的4—5倍。 铸铁常作为受压构件使用 铸铁破坏时断口与轴线成450。 7.5.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为典型的塑性材料。 在应力–应变图中呈现如下四个阶段: 第7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1、弹性阶段( 段) 段为直线段, 点对应的应力 称为比例极限,用 P表示 正应力和正应变成线性正比关系, 即遵循胡克定律, 弹性模量E 和 的关系: 第7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2、屈服阶段( 段) 过b点,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急剧增大, 曲线上出现水平锯齿形状,材料失去继续 抵抗变形的能力,发生屈服现象 工程上常称下屈服强度为材料的屈服极限, 表示。 用 材料屈服时,在光滑试 样表面可以观察到与轴 线成的纹线,称为 滑移线。 第7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3、强化阶段( 段) 材料晶格重组后,又增加了抵抗变形的能 力,要使试件继续伸长就必须再增加拉力, 这阶段称为强化阶段。 处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 ) 曲线最高点 冷作硬化现象,在强化阶段某一点 处,缓慢卸载,冷作硬化使材料的弹性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的现象 则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会沿着 回到 第7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4、局部变形阶段( 段) 试样变形集中到某一局部区域,由于该区 域横截面的收缩,形成了图示的“颈缩”现 象最后在“颈缩”处被拉断。 代表材料强度性能的主要指标: 和 强度极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