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壁式换热设备中传热系数和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十四.间壁式换热设备中传热系数和表面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理论;
了解实验组织方法,掌握热电偶测量壁温的方法;
学会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被测对象为套管式相变换热器。管外通由蒸汽发生器所产生的蒸汽,使其维持近似恒温发生冷凝放热。管内通空气,经加热从t1升至t2。换热管道内径18mm,壁厚2.0mm,管长1.3m。测量有如下装置:蒸汽压力表测量蒸汽压力;四个测温点分别为空气进出口温度t1、t2以及管外壁蒸汽进、出口处温度tw上、tw下;还有一个为蒸汽温度测量及控制装置;空气流量用转子式流量计测量;在气泵出口设置了采用自来水冷却空气的换热管,从而保证在测试期间,进入测试管内的空气温度不会因为气泵流量的变化而造成温度改变。
实验内容
熟练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测量仪表;
正确安排实验,测取有关实验数据;
按要求整理实验数据;
求管内Re和Nu,用作图法给出其关联式;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基本原理
传热过程分析
本实验系统间壁式换热装置系由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进行热量交换。它是由热流体(蒸汽,下标标号为h)对固体壁面的对流换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对冷流体(空气,下标标号为c)的对流换热三个传热过程所组成。如图2所示。忽略了内外管壁面面积的不同,视为平壁面处理,则:
由传热速率方程知,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1)
而对流换热所传递的热量,对于冷、热流体均可由牛顿冷却定律表示
(2)
或 (3)
对固体壁面由热传导所传递的热量,则由傅立叶定律表示为
(4)
由热量平衡和忽略热损失,可将(2)、(3)、(4)式写成如下等式
(5)
所以 (6)
(7)
管内空气表面传热系数无量纲化
由于,
(8)
只要温度变化不大,hc只随uc而变。改变uc的简单方法是改变阀门的开度,这就是实验中的操作变量。
由(8)式,π定理告诉我们,n – r =7-4=3个无因次数群,即:
(9)
得: (10)
(此处已去掉下标c,下同),
上式针对空气侧强迫对流换热,由于温度变化范围不大,且空气物性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式(10)可改写为:
(11)
式中:。
间壁式换热器理论
依据热量平衡和传热方程,有:
KAtm= qcρcCpc(t2 - t1) (12)
故: (13)
其中 (14)
分别针对管外和管内,仿照式(12),得:
其中: (15)
(16)
其中,T1、T2分别为蒸汽进出口温度,均可视为饱和温度。通过测定压力查表求得。
实验步骤及仪表设定操作
实验步骤
在蒸汽发生器放入去离子水至液位管上段处,让水浸没加热电棒,以防烧坏;
打开加热电源开关,水蒸汽发生器开始工作,约20min水开始沸腾,此时打开气源开关,启动气泵,调节空气流量为20m3/h。待套管表面发热,打开套管底端法兰下的排气阀2~3次,排除不凝性气体;
因为气泵原因,随着冷空气流量增加,冷空气进口温度会增加,所以在冷空气进入换热系统前,先经过一个小换热器。用水冷却,注意下进上出;
整个实验操作热流体(蒸汽)的进口温度是恒定的,唯一改变的操作变量即冷空气转子流量计阀门开度,以达到改变流速的目的;
待冷空气出口温度显示值保持5min以上不变时方可同时采集所需实验数据;
按附录表1记录测试数据;
数据采集结束后,先关加热电源,保持冷空气继续流动10min,以保证足够冷却套管换热器及壁温,保护热电偶接触正常;
通过放尽阀将蒸汽发生器内的水放尽。
仪表设定操作
实验装置测定仪器显示面板共五块,布置位置如图3所示;除蒸汽温度显示及设定板略为复杂外,每个温度显示及设定板的外形基本相同,由若干按键及显示屏构成,如图4所示。
在测定数据期间,不要乱揿按钮。特别不要对蒸汽温度设定板进行操作。
如果各温度在实验之前互相之间相差1.0℃以上,要进行校准处理。具体操作严格按如下顺序进行:
针对要调整的温度面板,按set键两次,使显示屏出现110
同时按set键(先)和保持不动,使显示屏出现SLO
按set键十四次,直至显示屏出现pb1
再按set键一下,即进入修改基准数状态
利用按键来设定温度差值数据,完成后按set键确定
按黑○复位即可
注意:请在pb1上修改,其他功能参数切忌改变!
数据处理示例
假定所测得参数如下:
蒸汽压力
Mpa 空气流量
m3/h 空气进口温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