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60例的临床分析 .pdf

发布:2025-03-08约3.5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25年10··2025年10月于我院治疗直肠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给予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治

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两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肛门

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

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为8.33%,对照组为26.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

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

直肠癌是位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它是消化道常见恶性

肿瘤之一[1]。直肠癌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较为复杂,中下段直肠癌接近肛

管括约肌,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因此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存在很多

争论。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更有效地治疗直肠癌越来

越受医患人员的关注。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lymesorectalexcision,TME),治

疗直肠癌可明显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长期治愈率。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直肠

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在诸多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得到证实。本

研究选择我院120例直肠癌患者,分组运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以及开腹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B超、CT肠镜和病理检查,临床分期DukesA~C期。

其中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7~75岁,平均(56.8±1.7)岁,

病程0.3~1.2年,平均(0.65±0.12)年,高分化腺癌22例、中分化腺癌10例、

低分化腺癌21例、黏液腺癌7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6~

79岁,平均(58.2±1.3)岁,病程0.4~1.1年,平均(0.58±0.12)年,高分化腺

癌20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21例、黏液腺癌9例。两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组:患者取头低足高位,给予气管插管全麻。脐部置

12mm观察孔,耻骨联合上方右侧置12mm主操作孔、左中上腹部与右中腹部

置5mm辅助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观察肿瘤所在部位。采用超声刀游

离乙结肠与降结肠,输尿管显露,利用布带将乙结肠和系膜结扎提起作为牵引,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分离肠系膜下血管、脂肪及淋巴结,切断肠系膜下血管。在直视下用超声刀沿盆

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分离,避免盆筋膜壁层与盆壁植物神经丛

损伤。后方沿骶前间隙至尾骨尖下方,切开直肠骶骨筋膜、肛尾韧带,于远端肛

尾附着处切断直肠系膜。分离后应显示壁层盆筋膜覆盖的肛提肌,然后切除肿瘤

下端以远2~5cm直肠及全直肠系膜,置入塑料袋进行保护其切口和隔离肿瘤。

于套内取出肿瘤及肠管。在直视下经肛门放入吻合器,并置入吻合器钉座,将直

肠与结肠对端吻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