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PV6的简介.ppt

发布:2017-05-24约3.72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Pv6的应用与研究 为什么要使用和研究IPv6? IPv6的基本概念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特殊IPv6地址和兼容地址 特殊IPv6地址 未指定地址 0:0:0:0:0:0:0:0 或 :: 相当于IPv4的 环回地址(0:0:0:0:0:0:0:1 或 ::1)标识一个环回接口 ,相当于IPv4的 兼容地址 与 IPv4 兼容的地址,0:0:0:0:0:0:w.x.y.z 或 ::w.x.y.z IPv4 映射地址,0:0:0:0:0:FFFF:w.x.y.z 或 ::FFFF:w.x.y.z 6to4 地址用于IPv4的网络上传送IPv6的包 其它 IPv6 组播地址 组播的特点 任何节点能够是一个组播组的成员。 一个源节点可以发送数据包到组播组 组播组的所有成员收到发往该组的数据包 组播地址在IPv6包中不能用作源地址或出现在任何选路头中 IPv6的任播地址 任播地址是IPv6特有的地址类型,它用来标识一组网络接口 任播地址不能用作IPv6 包的源地址 如果一个全局单播地址被指定给多于一个接口,那么该地址就成为了任播地址 源节点不需要关心如何选择最近的任播节点,这个工作由路由系统完成 当路由发生变化时,发往同一个任播地址的包可能会被发往不同的任播节点 目前,任播地址不能指定给IPv6 主机,只能指定给IPv6 路由器 IPV6的发展进程和部署实施 IPv6的发展进程 过渡技术 双协议栈 隧道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 IPV6简介 IPv6概述 IPv6的基 本 概念 IPv4到IPv6的变化概述 IPv6相对与IPv4的优点 IPv6的接口标识符 IPv6的单播、组播和任播 IPv6的地址表示法 IPv6 vs. IPv4 IPv6的应用和部署 IPv6地址 IPv4的不足 骨干路由表膨胀 安全问题 配置复杂 QoS和性能问题 地址危机 移动性支持不够 IPV6的特点 更大的地址空间 更高效的路由基础 更好的安全型 移动性 更好的QoS IPv6 巨大的地址空间 128 位的地址空间 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6 个地址! IPV6地址由8个16进制字段构成 例如: CDCD:910A:2222:5498:8475:1111:3900:2020 1030:0:0:0:C9B4:FF12:48AA:1A2B 2000:0:0:0:0:0:0:1 更高效的路由基础 在分配之初就考虑到骨干网汇总的问题,分配IPv6地址的时候,接入骨干网的ISP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 中间转发的路由器不再作分片和重组的工作 采用路径MTU发现机制,整个链路使用最小MTU发送数据 MTU=1500 MTU=1500 MTU=1400 MTU=1300 发送 MTU=1500的包 发送ICMP出错报文 只能传输MTU=1400的包 发送 MTU=1400的包 发送ICMP出错报文 发送 MTU=1300的包 更高效的路由基础 不再使用IPv4中的选项,改为扩展首部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路由器才处理扩展首部,而大部分的中间结点不需要检查和处理 IPv6的包头定长,容易硬件实现路由功能 IPv6的首部字段减少,路由器的处理更加高效 IPv6的安全性 对于IPv4设备来说,IPsec是可选项 IPsec在IPv6的设备中是必备的 IPv6通过扩展包头来实现IPsec IPv6的移动性和QoS IPv4设计时并未考虑移动 IPv6设计时就考虑到对移动特性的支持 IPv6引入“流”的概念提供对QoS的内置支持 IPv4和IPv6的包头比较 IPv4的包头 数据 填充 可选项 目标地址 源地址 首部校验和 协议 TTL 段偏移量 标志 标识符 总长度 服务类型 首部长度 版本 20 字节 32bit 可变长度 IPv4和IPv6的包头比较 IPv6的包头 版本 流量类型 流标签 载荷长度 下一报文首部 跳数限制 源地址 目标地址 报文首部 扩展首部信息 数据 40 字节 扩展 报 头 32 bits 相当于IPv4中的TOS字段,规定使用的服务类型 指出扩展头的位置 长度为20位,用于标识同一业务流的数据。中间转发路由器对于同一源和目的的一个业务流数据采用相同的转发行为,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