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教案下载-样章doc.doc

发布:2018-05-25约9.5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教案下载-样章.doc 课件教案下载 第七章 特种加工 §7-1 概述 §7-2 电火花加工 §7-3 电解加工 §7-4 超声加工 §7-5 激光加工 §7-6 其他特种加工 §7-1 概述 一、特种加工的产生及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的发展及各种新兴产业的涌现,工业产品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大;正向着高精度、高速度、高温、高压、大功率、小型化、环保(绿色)化及人本化方向发展,制造技术本身也应适应这些新的要求而发展,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方法面临着更多、更新、更难的问题。体现在: 1)新型材料及传统的难加工材料,如碳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业陶瓷、硬质合金、钛合金、耐热钢、镍合金、钨钼合金、不锈钢、金刚石、宝石、石英以及锗、硅等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耐高温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2)各种特殊复杂表面,如喷气涡轮机叶片、整体涡轮、发动机机匣和锻压模的立体成型表面,各种冲模冷拔模上特殊断面的异型孔,炮管内膛线,喷油嘴、棚网、喷丝头上的小孔、窄缝、特殊用途的弯孔等的加工; 3)各种超精、光整或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如对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很高的航天、航空陀螺仪,伺服阀,以及细长轴、薄壁零件、弹性组件等低刚度零件的加工。 上述工艺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解决。特种加工就是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的不同点是: 1)主要依靠机械能以外的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材料;多数属于“熔溶加工”的范畴。 2)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即能做到“以柔克刚”; 3)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机械切削力; 4)主运动的速度一般都较低;理论上,某些方法可能成为“纳米加工”的重要手段; 5)加工后的表面边缘无毛刺残留。微观形貌“圆滑”; 特种加工又被称为非传统或非常规加工,英译:Non-traditional(conventional) Machining,简写:NTM或NCM。特种加工方法种类很多,而且还在继续研究和发展。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特种加工方法很多,它们的基本原理、特性及适用范围见表7-1。本章着重讲述其中几种。 1 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高精度 高速度 高温 高压 大功率 小型化 2 对机械制造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1)解决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问题 (2)解决各种特殊复杂表面的加工问题 (3)解决各种超精、光整或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的加工问题 3 切削加工的本质和特点: (1)靠刀具材料比工件更硬 (2)靠机械能把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切除 4 特种加工的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机械制造部门面临的一系列工艺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切削 加工方法很难实现,甚至根本无法实现,人们相继探索研究新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因此而产生 5特种加工的特点 (1)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去除金属材料 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的不同点 1)主要依靠机械能以外的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材料;多数属于“熔溶加工”的范畴。 2)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即能做到“以柔克刚”; 3)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机械切削力; 4)主运动的速度一般都较低;理论上,某些方法可能成为“纳米加工”的重要手段; 5)加工后的表面边缘无毛刺残留。微观形貌“圆滑”; 我国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50年代中期,电火花穿孔机床、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研制成功 2、 20世纪50年代末,营口电火花机床厂开始成批生产电火花强化机、电火花机床 3、1979年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的电加工学会 4、1981年我国高校间成立了特种加工教学研 究会 5、1997年批量生产 二、特种加工的分类 常用特种加工方法 特种加工方法 加工所用能量 可加工的材料 工具损耗率 (%) 金属去除率/mm3min-1 尺寸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μm 特殊要求 主要适用范围 最低/平均 平均/最高 平均/最高 平均/最高 电火花加工 电热能 任何导电的金属材,如硬质合金、耐热钢、不锈钢、淬火钢等 1/50 30/3000 0.05/0.005 10/0.16 各种冲、压、锻模及三维成型曲面的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 电热能 极小(可补偿) 5/20 0.02/0.005 5/0.63 各种冲模及二维曲面的成型截割 电化学加工 电、化学能 无 100/10000 0.I/0.03 2.5/0.16 机床、夹具、工件需采取防锈防蚀措施 锻模及各种二维、三维成型表面加工 电化学机械 电、化、机械能 1/50 1/100 0..02/0.001 1.25/0.04 硬质合金等难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