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快速通道立交桥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5-11约7.1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快速通道立交桥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 2 1.1 编制依据 2 1.2 编制原则 2 2、工程概况 3 3、施工方案 3 3.1 施工准备 3 3.2 施工工艺 4 4、质量标准 8 4.1 一般规定 9 4.2 主控项目 9 4.3 有关注意事项 9 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 5.1质量目标 13 5.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3 5.3施工质量组织、制度保证 14 6、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5 6.1工期 15 6.2保证工期目标的措施 15 6.3施工机具、人员、材料准备 16 7、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8 1、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① 《某市**大街-**大道快速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②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③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2-2008 ④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 ⑤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2000 ⑥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02 ⑦ 《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 GB/T13663-92 ⑧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⑨ 业主、设计、监理签署的相关设计变更及报告等。 1.2 编制原则 ① 本施工方案编制遵循符合工程及现场实际的原则。 ② 执行设计图纸、相应规范及相关文件的原则。 ③ 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有关单位协调施工的原则。 ④ 充分利用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⑤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作业方案。 ⑥ 贯彻施工验收、安全、健康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⑦ 采用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节约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⑧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⑨ 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选择资源和运输方式,节省费用开支。 2、 工程概况 某市**大街-**大道快速通道工程四工程处桥梁部分主要工程量里程桩号范围从K4+785到K5+653,全长868m。四工程处主线桥上构共6联,其中L37联为钢箱梁,其余的均为预应力砼箱梁,预应力砼箱梁分为2孔一联、5孔一联、6孔一联三种;另有S4、X4上下桥匝道各一座,其组成均为三孔一联加四孔一联的预应力砼箱梁。箱梁梁体均采用C50砼。 本施工段预应力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主线桥有φs15.2钢绞线662.114t,各型锚具4694套、联接器336套:匝道桥有φs15.2钢绞线88.108t,各型锚具232套、联接器40套。 3、 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3.1.1 查验预应力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及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书,上报项目部及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场施工。 3.1.2 千斤顶和油压表进行标定,并根据标定的回归方程式,计算各束钢绞线各张拉阶段的张拉力及与之对应的油压表读数,将标定成果及计算表格报监理复核备案。同时计算各型号钢绞线在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x1860=1395Mpa)时的理论伸长量与设计提供的数据基本符合,作为张拉时双控指标之一。 3.1.3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由于本工程预应力筋的布置较为复杂,加之长跨联(大于四跨一联)的分段浇筑,分段张拉,更增加了张拉工作的难度。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对称、均衡的原则,我们拟定的张拉顺序是:横梁预应力束腹板预应力束底板长束顶板长束底板短束顶板短束桥面板横向束。从横断面看,腹板、顶、底板预应力束张拉均先从中部向两侧对称推进。 3.1.4 对图中每束预应力筋进行分类编号,计算每束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以便与设计图纸的数据相互校核。计算每个孔道的灌浆量和制定配合比控制措施,做好灌浆施工时现场记录准备。 3.1.5 确定M50灌浆料的配合比,报监理审核后进行试配,保证灌浆料强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按规定对进场的钢绞线、锚具等进行报验,以确保合格材料用于本工程。 3.1.6 对张拉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与之对应的安全交底。 3.1.7 张拉前搭设安全、可靠的钢管脚手平台,面积1.5m×1.5m,带有围护栏杆;箱内张拉顶板束时可设轻巧的可移动式平台。 3.1.8 使用錾子、钢丝刷清理洞口残留砼,清理钢绞线表面水泥浆及浮锈; 3.2、施工工艺 3.2.1 工艺流程 波纹管安装钢绞线安装定位网片固定及锚具固定混凝土强度达到90%且龄期超过七天钢绞线张拉外露钢绞线切割及水泥砂浆堵头孔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