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影响价格的因素3523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大宅门》的剧情:七爷收购黄连的一个情节。思考问题:
百草堂的管家为什么放出口风说要再收购1000千斤黄连?
过了几天为什么市场上的黄连价格下跌了?
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商品价格不是固定的,价格会有变动也会有差异。又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呢?
(二)进行新课
1、供求影响价格
分析探究一,思考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
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这被称为价格的变动,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被称为价格的差异。影响价格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但是这些因素不是直接影响商品价格,而是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引导学生看探究二,思考问题。
(2)供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房不得不接受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了“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学生阅读探究三,思考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所以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反之,价格就越低。
(2)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而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也就越大。而劳动时间分为两种,一个是个别劳动时间,另一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同一种商品有很多生产者,他们劳动有勤有懒,生产工具有好有差,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因而所用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些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大,奖懒罚勤,这是不符合事实。
所以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相关链接)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
不管个别劳动时间高于还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P14名词点击看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其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思考电解铝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产品的价值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综合考虑,价格的形成于供求有关,而且由价值决定。所以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