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结构抗浮水位研究现状及展望.pdf.pdf

发布:2017-07-22约3.6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期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No.3   2017年6月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un. 2017 - DOI:10.16198/ j.cnki.1009 640X.2017.03.017 - 王军辉,陶连金,韩煊,等. 我国结构抗浮水位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7(3):124 132. (WANGJunhui, TAO Lianjin,HAN Xuan,et al.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groundwater level against floating of structures in China[J]. Hydro⁃ -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3):124 132. (in Chinese)) 我国结构抗浮水位研究现状与展望 1,2 1 2 2 王军辉 , 陶连金 , 韩  煊 , 周宏磊 (1. 北京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00124;2.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摘要: 目前我国结构抗浮水位方面研究成果虽然很丰富,但分歧很大,不仅直接影响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同 时也造成了研究工作自身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水文学、水力学和土力学等科学理论, 分别从抗浮水位基本概念、抗浮水位分析中两个基本问题(孔隙水压力和远期最高水位)的方法论和抗浮水位 分析的技术体系等3个角度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与客观分析。 在抗浮水位基本概念方面,根据地下 水赋存和渗流理论,将目前研究成果划分为二维、准三维和三维等3种类型,提出了各自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 三者之间逻辑关系,讨论了各自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在孔隙水压力分析方法方面,尤其是孔隙水压力折减问 题,对基于渗流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的经典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评述的同时,还对当前讨论热烈的基于结合水理 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梳理评价。 在地下水远期最高水位预测方面,着重讨论了历史最高水位法、基于宏观数据 反演法和数值分析法等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需要完善之处。 在抗浮水位分析技术体系方面,以北京地区为例对 该类问题作了简要总结与评述。 最后,对抗浮水位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要性评述,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未 来工作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关  键  词:结构;抗浮水位;地下水;孔隙水压力;远期最高水位 + - - - 中图分类号:TU46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640X(2017)03 0124 09 随着近30年来国内外城市建设中地下水位回升事件频繁发生,由此引起的结构上浮、变形甚至破坏的 - [1 2] 案例屡见不鲜 ,抗浮措施在地下结构中逐渐得到重视,总体上可以分为主动抗浮(如排水减压、帷幕隔水 - [2 5] 等)与被动抗浮(如抗浮桩、抗浮锚杆、结构配重等)两类 。 而相对发达国家抗浮而言,受目前技术经济条 件制约,我国还是以被动抗浮措施为主,其安全性和造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抗浮水位(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