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2《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的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宪法是根本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宪法的概念、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的基本内容,为树立宪法意识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在法治国家中的根本地位;提升法治思维,学会运用宪法精神分析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发展公民素养,学会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明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重点二: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框架。
-重点三: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理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宪法意识的培养。由于宪法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宪法意识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
-难点二:宪法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难点三: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学生可能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图表和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宪法与国家机构之间的联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宪法知识相关视频、宪法案例分析材料、宪法知识问答软件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互动问答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宪法封面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没错,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了解宪法,了解它在我们国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播放宪法宣誓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情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师讲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主要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
-通过图表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宪法的基本框架。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教师讲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宪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宪法在维护公民权利中的作用。
-互动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宪法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收集宪法相关资料,了解宪法的发展历程。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宪法知识问答》: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宪法知识普及书籍,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宪法知识。
-《宪法在我身边》:这本书通过讲述宪法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如何保护我们的权利和利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宪法全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其中包含了许多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宪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模拟审判过程,加深对宪法和法律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宪法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如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
-建议学生收集宪法修正案的历史资料,了解宪法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和进步的。
-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提高宪法意识。
-鼓励学生撰写宪法主题的作文或绘画作品,表达对宪法的理解和感悟。
-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法律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宪法知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宪法是根本法》这一主题,总体来说,我觉得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