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1章 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遗传学 探索生命的奥秘 课堂纪律 上课不许迟到 上课时未经允许不得说话 上课时不能吃东西 认真听老师讲课 作好课堂笔记,不得拷贝课件 旷课1次扣5分 “遗传学”学什么? 遗传学三大部分: 经典遗传(传递遗传) 分子遗传(分子遗传) 群体遗传(进化遗传) 0.1 Classical Genetics Mendel’s principles Meiosis and mitosis Sex determination Sex linkage Chromosomal mapping Cytogenetics(chromosomal changes) 0.2 Molecular Genetics Structure of DNA Chemistry of DNA Transcription Translation DNA cloning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DNA mutation and repair Extrachromosomal inheritance 0.3 Evolutionary Genetics Quantitative genetics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Assumptions of equilibrium Evolution Speciation 参 考 书 徐晋麟等: 现代遗传学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00 王亚馥, 戴灼华: 遗传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孙乃恩等: 分子遗传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朱 军: 遗传学(第二版) ,2001 Griffiths A.J.F.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5th ed., 1993 Robert H. Tamarin: Principles of Genetics, 5th ed.,1996 Robert F. Weaver et al.: Genetics, 1989 绪 论 0.1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genetics 0.1.1 孟德尔以前及同时代的一些遗传探索 0.1.1.1 用进废退学说 1809年 Lamarck(1744-1829)提出“用进废退”的进化论观点,由此而得出获得性状(acquired characteristics)是可以遗传的。 0.1.1.2 泛生论 (hypothesis of pangenesis) 1866年达尔文提出泛生论,认为身体各部分细胞里都存在一种胚芽或“泛子”(pangens),它决定所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各种泛子随着血液循环汇集到生殖细胞中。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泛子又不断流到不同的细胞中,控制所在细胞的分化,产生一定的组织器官。 0.1.1.3 种质论(germplasm theory) 1883年,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 (Weismann) 认为:多细胞生物可分为“种质” (germ plasm) 和“体质” (somatoplasm) 两部分,种质是独立的、连续的、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体质是不连续的、不能产生种质。种质的变异将导致遗传的变异,而环境引起的体质的变异是不连续的。 魏斯曼做了连续22代剪断小鼠的实验,来与“泛生论”论战。 0.1.2 遗传学的诞生 1865年, 孟德尔,根据他8年的植物杂交试验结果,2月8日在当地的科学协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但这一伟大的发现埋没35年后才重见天日。 1900年遗传学诞生。 0.1.3 遗传学的发展 0.1.3.1 细胞遗传学时期(约1910-1940) 确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0.1.3.2 微生物遗传及生化遗传学时期 (1941-1960) 0.1.3.2 微生物遗传及生化遗传学时期 (1941-1960) 0.1.3.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Present) 0.1.3.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Present) 0.1.3.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Present) 0.1.3.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Present) 0.1.3.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Present) 0.1.3.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Presen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