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本质要求.pdf

发布:2024-12-27约1.64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纵横·2023年第1期

■■■■■■■■■■■■■■■■■■■■■■■■■■■■■■■■■■■■■■■■■■■■■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及其本质要求

何自力,王传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

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

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

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77685(2023)01001708

DOI:10.16528/j.cnki.221054/f.2023010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

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

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

[1]

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把握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要概括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贡献,对于准确理

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提高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觉性和主

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

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

(一)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现代化是指近代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

业社会转型的过程。现代化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轫于18世

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和

作者简介:何自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传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编号:20JJD710003)的成

果。

—17—

经济纵横·2023年第1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机器大工业体系是资本主义现

代化的生产力支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产关系条件,两者的矛盾运

动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形成、发展并最终陷入困境。资本主义借助机器大工业开启了各国各民族的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市场,创造出新的交往方式,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

市,使商业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使非

工业国由于世界贸易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在创造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现代化的市场、

现代化的城市的同时,也在大规模地制造贫困、犯罪、奴役。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阶

级,财富占有两极分化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口陷入赤贫,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经济危机频繁爆

发,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在资本主义国家外部,资产阶级为了寻求原材料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