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的课题。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人类只有掌握了化学变化的规律之后,才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变化为人类造福。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合符合学生学习情况和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并且可以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为能够辨证、全面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科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四.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学生在一年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从知识储备上来讲,他们的化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不系统;从能力方面来看,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五.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也学了物质分类的知识,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将这些已学过的知识温习一下:
1.初中学习的氧化反应是 还原反应是
这种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标准是
2.根据初中的分类标准,找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CO+CuOCu+CO2 H2+CuOCu+H2O C+H2OCO+H2↑
C+ O2 CO2 S+ O2 SO2 3Fe+2O2 Fe3O4
[思考] 对于H2+CuOCu+H2O的反应,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从CuO角度分析该反应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但是从H2的角度分析,该反应是结合氧的反应,该反应应该是氧化反应。所以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板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讨论]分析 H2+CuOCu+H2O
从得失氧角度:
从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
从电子转移角度:
[归纳]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认识: 有物质得氧和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得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的。
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引导]有物质得氧和失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板书]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学生掌握元素化合价有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判断依据。)
特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两者对立统一,不能截然分开。
[练习]: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a)、 CaCO3 CaO + CO2↑ b)、2KClO3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