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半年来,在校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德育处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教育局《2018年基础教育股主要工作安排意见》为工作指南,坚持“抓好常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方针,坚持全面德育育人的理念,在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以“月修一德”为中心,以“环境友好”、传统节日系列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型德育主题为手段,从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扎实推进学校实效德育工作,走德育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本学期重点完成的工作1、“出彩人生?月修一德”特色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活动材料详实,活动效果明显。2、以“环境友好”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教育方法合理,效果明显,校园环境卫生状况有明显提升。3、认真落实“创建辽宁省森林城市”工作,校园“师生友谊林” 新增白杨植株300多棵。4、认真落实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违纪率为0.5、落实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6、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了“红旗飘飘、引我成长征文”活动,我校有两名学生获奖。7、落实了“建平县中小学班主任素质提升大赛”活动。8、完成了“朝阳市文化艺术节”节目录制上报工作。9、完成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10、开展了“社区公益活动我参加”、 “祭扫烈士墓”、“赏杏花”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11、认真落实了《讲师德、重品行、铸师魂活动实施方案》,评选出了我校“师德师风标兵”和“廉洁从教模范”人选。二、本学期德育工作回顾(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结合建平县班主任素质提升工程,德育处开展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了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班主任有责任感,班级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实效化。同时引导任课教师做到默契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分担一部分工作。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部门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使全体教育工作者明确育人任务,积极主动做好德育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文明美丽校园1、以“月修一德”为教育主线,全面提升学生德育素质。坚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总目标,遵从“养习惯、爱国学、善读书、绘人生”这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路径,本着“年年有目标、月月有主题、天天有德育”的原则,整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精心抓好学生习惯培养,为孩子的出彩人生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德育处对“月修一德”活动总体部署、指导、评价。按时检查活动开展情况,按时收集相关资料做好活动总结。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工程,本学期“月修一德”活动开展扎实,活动资料档案完整齐全。2、以守则规范为抓手,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并实践《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在广大学生中评选并推广19个类别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3、以环境友好教育为切入点,重点提升学生的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象征,也是窗口工程,因此本学期德育处把环境卫生建设工作,作为德育处总体工作中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来抓。本学期德育处通过大课间会议、班会、led、加强监督检查等多种手段,大力强化环境卫生建设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学生的环境友好意识得到明显提升,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形成。4、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为手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学期,德育处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刻苦学习、助人为乐道德品质;通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道德品质;通过端午节“与妈妈学包粽子”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道德品质;通过六一文化艺术节展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品质和集体主义观念;通过开展“社区公益活动我参加”、“赏杏花”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大自然的道德品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5、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提升学校德育育人文化底蕴。营造浓厚德育氛围,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处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了楼道厅廊文化建设、路灯文化建设、校园围墙文化建设、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块阵地,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各个点面都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三)、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德育齐抓共管新局面。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通过家校联系、家长委员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2、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适当的渠道沟通学生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