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卫星轨道频率资源现状及卫星应用.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广播卫星轨道/频率资源现状及卫星应用广播电视规划院2007年9月19日内 容前言1 规划频段卫星广播业务(BSS)规划 — 直播卫星应用2 非规划频段BSS规划 — 多媒体卫星应用3 其他卫星应用规划工作的考虑前言静止轨道卫星的特点 - 覆盖面积大 - 部分频段技术成熟 - 系统成本低我国地理条件特点 -幅员辽阔 -地形多变静止轨道卫星成为开展我国广播业务重要方式之一前言 2轨道/频率是全球有限宝贵资源 -静止轨道在空间上的唯一性, 只有360度 - 技术成熟+成本低的应用频率有限 C, Ku, X, S, L,UHF,VHF - 技术发展使各种业务应用 广播电视 通信数据 气象 海洋 地质 空间研究(探月) 军事等前言 3我国广播卫星业务轨道位置/频率应用中面临竞争激烈,应用前须进行详尽规划,原因:- 轨道应用的国际化 轨道位置竞争的全球性,并不仅限于邻近国家 如:Ku频段85E 亚洲+英, S频段 ITU要求几乎全球- 相同频率: 业务种类多样化- 卫星广播业务的特殊性:各国文化意识形态 规划不当,会导致相同极化/频率/覆盖区应用形成相互干扰,导致资源、资金的巨大损失乃至恶劣政治影响。前言 4 我国规划工作须遵守 -国际电联规则、规定、建议书 -我国有关政策、法规、规定 在国家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信产部无线电管理局广播电视的特殊性 -党和国家的喉舌 - 大众直接接收结论:我国广播卫星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全球性和政策性,需要长期不断开展专业研究。1 规划频段BSS规划 卫星广播业务(BSS) 规划频段非规划频段卫星广播业务卫星广播业务定义:利用空间电台发送或转发信号,以供公众直接接收(包括个体接收和集体接收)的无线电通信业务。(卫星固定业务定义:利用一个或多个卫星在处于给定位置的地球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业务;该给定位置可以是一个指定的固定地点或指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固定地点;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业务也可包括运用于卫星间业务的卫星至卫星的链路;也可包括其他空间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馈线链路。)1.1 国际卫星广播业务-规划为了轨道和频率应用在全球公平,在Ku频段进行规划 频段:17GHz/14GHz 12GHz— ITU WARC-1977年 开始进行 BSS规划 原则:每个国家4-5个模拟电视信道 经过80年代、90年代的修改— WRC-2000修改规划 原则:每个国家10-12个模拟电视信道 上行和下行各覆盖1次 可修改规划:地位低于规划,需要协调,有时间限制 ITU的BSS规划为我国的分配2000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2000)Ku频段卫星广播业务重新规划 中国获得的分配 轨道位置:62E、92.2E、134E和122E 波束:9个上行波束和8个下行波束 频道:96个模拟频道 效果: 上行和下行各覆盖全中国1次 2 我国广播卫星规划1)国际空间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 美、欧、日、韩以及马来西亚、印度、老挝等国已经向国际电联申报了大量的卫星网络资料,以便更多的获得卫星轨道/频率资源。2 我国广播卫星规划 (续)2)2000年“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12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开展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业务列入《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为此,广电总局研究提出了“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总体规划和技术方案”研究报告。3)2000年9月在国家计委的主持下,确定由广电总局牵头组织起草《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可行性论证报告》,并要求组建直播卫星空间公司和地面运营公司,在我国开展卫星直播业务。2 我国广播卫星规划(续)4)我国实际需求与ITU规划的区别 实际需求:每颗星,覆盖中国 ITU规划:3个轨道位置覆盖中国大陆 1个轨道位置覆盖香港、澳门结论:须开展我国广播卫星规划---- 申报修改规划的资料(协调程序)2 我国广播卫星规划 (续)《WRC-2000 中国卫星广播规划修改、实施申报及其国际协调》专项立项。- 为我国在Ku BSS规划频段实施卫星直播业务获得广播卫星轨道/频率;-为我国卫星直播业务中、长期发展进行频率资源储备。专项工作完成内容1)基于WRC-2000中国卫星广播业务规划轨位,为满足我国广播卫星业务实际需求完成的广播卫星网络整套方案设计,包括:- 全国赋型波束设计- 同极化、交叉极化卫星收发天线方向图- 卫星上行、下行链路参数设计等 专项工作完成内容 (续)2)卫星网络资料编制,并向国际电联申报 - CHNBSAT-92.2E - CHNBSAT-134E - CHNBSAT-62E - 三个轨位的遥测遥控信标资料已由国际电联审查合格后正式公布。 专项工作完成内容 (续)3)成功完成了CHNBSAT-92.2E卫星网络的国际协调;满足我国广播卫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