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方案总说明
一、勘察技术方案
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及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
1.2本方案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2、确定勘察方案时选择的建筑条件
2.1地理位置
2.2建筑特性、结构特征
3、勘察工作布置
3.1总体思路
3.2已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3.3勘探孔深度的布置
3.4取样、测试工作量的布置
4、勘察设备
5、拟提交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二、进度安排、安全措施
1、进度安排
2、安全措施
2.1开工前
2.2进场前
2.3进场后
三、技术力量配备
四、需由业主提供的配合条件
五、工程勘察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目标
2、质量保证措施
方案总说明
本方案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力帆骏马二期安置房钻孔平面布置图所示的建筑条件等资料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专门成立了该拟建物工程勘察方案论证,在大量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及附近已有建(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岩土工程问题分析和预测。
一、勘察技术方案
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及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如下资料
建筑物钻探平面布置图
(2)业主对勘察成果要求
本次勘察为技术勘察(详勘)的方案,布点、钻探原位测试,岩土样实验及编制技术勘察报告等依据主要有
a、《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b、《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d、《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e、《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f、《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g、《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h、《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i、《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4)
j、《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k、《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l、《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2本方案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通过搜集与研究区域地质、地震地质背景资料,结合场地的钻探资料,取样分析,论证与评价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2)通过对地基土的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和室内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查明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空间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评价其工程特性。为各种基础的选型及其技术经济做比较,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全而完整的岩土工程资料,准确评价地基岩土承载力与变形及其地震效应。推荐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地基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案。
(3)通过勘探取样,试验和区域地质资料调查研究,论述和评价因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推荐边坡支护方案与相应的设计计算指标及整治方案与措施。
(4)通过地质勘探,研究与评价场地的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含水层的渗透性能,论证与推荐地下室在基坑开挖降水时的降水设计计算指标,评价似建物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因地下水引起的相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
2、确定勘察方案时选择的建筑条件
2.1地理位置
场区地形东高西低,崎岖不平,相对高差达30米,拟建物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开发区碧阳大道南侧。
2.2建筑特性、结构特征
拟建物为地上28层,地下1层,总高度 米,结构为框支剪力墙。对差异沉降敏感。
3、勘察工作布置
3.1总体思路
钻探工作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征、荷载分布及基坑支护等方面。
3.2已有勘察资料及区域地质的收集与分析。
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大至可分为上覆土层:
a、耕表地(Q)、厚度约0-0.5m,松散;
b、粘性土(Q)、厚度约0-30m,可至软塑状;
c、下覆基岩为三迭系永宁镇组泥质灰岩(T1y),薄至中厚层状。
3.3勘探孔的深度布置。
控制性勘探孔及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计算布置
3.4取样、测试工作量的布置
(1)为了进行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应对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层进行取样、测试,提供各岩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及压缩模量。
(2)为了进行边坡支护设计,应对基底各土层及相应深度内的土层提供粘聚力(C)及内摩擦角(φ)。
(3)为了进行抗震验算,应对钻孔深度内的岩土层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判别场地土类型及建筑物地类别。
(4)为了评价场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含水泥的渗透性能等,应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计算基坑涌水量时应进行抽水试验工作。
4、勘察设备
拟采用XY-100型液压钻机不少于20台。
5、提交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程规范及业主提供地勘任务书对勘探成果的技术要求进行编制。如工程急需,可分期编制。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