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研究报告).doc

发布:2017-10-31约2.3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荆 楚 理 工 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器 姓 名:罗小林 学 号: 2009301050135 专业班级:09电子(一)班 指导老师: 邓 鹏 所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0年12月14日 目录 概述 1.1课题名称 1.2 设计目的和要求 系统总体方案 2.1系统框图 2.2系统总体电路图 3.各部分功能模块设计(功能描述) 3.1主要元器件介绍 3.2工作原理介绍 3.3元器件清单 4.功能测试 5.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1.概 述 1.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 1.2设计的目地: (1)了解并掌握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的选用原则;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5)学会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音频放大电路原理图 3各部分功能模块设计 3.1本实验电路中主要用到了非线性元件三级管和二极管,其中三级管包括3DG12和3DG6以及3CG12,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起到电流放大或电压放大的作用,这里就不再赘述。至于主要是用到它的单向导电性。 3.2工作原理介绍 图a所示即为音频功率放大器。其中由晶体三极管T1组成推动级(也称前置放大级),T2、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它们组成互补推挽功放电路。由于每一个管子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作功率输出级。T1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Ic1由电位器Rw1进行调节。Ic1的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w2及二极管D,给T2、T3提供偏压。调节Rw2,可以使T2、T3得到合适的静态电流而工作甲、乙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Ua=1/2Ucc,可以通过调节Rw1来实现,又由于RW1的一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中引入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当输入正弦交流信号Ui时,经T1放大、倒相后同时作用于T2、T3的基极,Ui的负半周使T2管导通(T3管截止),有电流通过负载Rl,同时向电容C0充电,在Ui的正半周,T3导通(T2截止),则已充好电的电容器C0起着电源的作用,通过负载Rl的放电,这样在Rl上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 名 称 参 数 型号或序号 电 阻 510欧姆 R1 电 阻 680欧姆 R2 电 阻 100欧姆 R3 电 阻 2400欧姆 R4 电 阻 3300欧姆 R5 可变电阻 10K Rw1 可变电阻 1k Rw2 极性电容 10u c1 极性电容 100u c2 极性电容 100u c3 极性电容 1000u c4 晶体三极管 \ 3DG12 晶体三极管 \ 3DG6 晶体三极管 \ 3CG12 3.3元器件清单 仿真图 仿真分析(时域)结果曲线 频域特性分析扫描结果曲线 5 参考文献 [1] 邱关源.电路原理(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模拟电子技术和实验指导 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课,这门学科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电路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认识,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只有通过勤奋的努力,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科技带给人类的幸福。 在整个电路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盘旋。例如在硬件制作,电路板的焊接上慢慢元件连接起来的时候,手里握着电焊铁,直冒青烟,心理还是很紧张的,但是看着自己的元件一个个连接了起来,自己的心里面像吃了蜜一样的甜。终于就这样,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时候一样,历经千万次的猜想与实验,终于使得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成功的我高兴地无以复加,只是感觉到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最高尚。 历时这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即将在这次的答辩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回头看看,不禁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