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五章 理气药 (NXPowerLite).ppt

发布:2018-05-13约3.82千字共1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概 念] 凡能舒畅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 的药物,称理气药。 [性能特点] 性味多辛、苦,温(芳香) 归经主归脾、肝、肺经 [作用及适应证] 调脾气 脾胃气滞及胃气上逆证 和胃气 疏肝气 肝气郁滞证 理肺气 肺气壅滞(或上逆)证 [临床表现] 1.脾胃气滞及胃气上逆所致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适 应 证] 2.肝气郁滞所致胸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适 应 证] 3.肺气壅滞或上逆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使用注意] 多辛燥,耗气伤阴,故气虚或阴亏 者慎用。 橘皮 《本经》 [药物来源]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 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 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 用] 1.湿阻中焦证 本品有理气,燥湿消滞作用。 ——平胃散(配苍术、厚朴等) [应 用] 2.脾虚气滞证 本品理气健脾,调中和胃。 ——异功散 [应 用] 3.痰湿蕴肺,咳嗽痰多 本品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咳作用。 ——二陈汤(配半夏、茯苓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特 点] 长于理脾肺气滞。 化州柚 青 皮 《本草图经》 [药物来源] 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 果实的果皮。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功 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应 用] 1.肝郁气滞诸证 本品疏肝胆,破气滞。 ——配伍柴胡、郁金、香附等 ——配伍柴胡、浙贝母、橘叶等 ——配伍双花、蒲公英、瓜蒌等 ——天台乌药散 [应 用] 2.食积不化,脘腹胀痛 本品有消积化滞作用。 ——青皮丸(配山楂、神曲、麦芽 等) [应 用] 3.癥瘕积聚 本品有破气散结作用。 ——配三棱、莪术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0g。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特 点] 主入肝胆经,善走两胁,功善疏 肝胆,破气滞。 枳实 《本经》 [药物来源]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橙及 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未成熟幼果。 [性味归经] ? 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 效]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应 用] 1.腹痛便秘,食积,以及泻痢 后重等肠胃积滞证 本品破气除胀,消积导滞。 [应 用] (1)——大承气汤(配大黄、芒硝等) (2)——配山楂、麦芽等 (3)——枳实导滞丸(配大黄、黄连、 黄芩等) (4)——枳术丸 [应 用] 2.胸痹,小结胸证 本品有行气消痰,散结除痞作用。 ——枳实薤白桂枝汤 ——小陷胸加枳实汤、枳实消痞丸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特 点 作用峻猛,有“冲墙倒壁”之功。 善行肠胃气滞,又化痰除痞满。 木 香 《本经》 [药物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木香、川 木香的根。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 胆、三焦经。 [功 效] 行气止痛。 [应 用] 1.脾胃气滞证 本品为行气止痛之要药。 ——香砂六君子汤 [应 用] 2.泻痢里急后重 本品善行大肠之滞气。 ——木香槟榔丸(配青皮、大黄等) [应 用] 3.肝胆湿热积滞胁痛,黄疸 本品疏利肝胆。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特 点] 1.行气作用强,可行周身上下之气。 2.主行肠胃气滞,善走大腹,用治 下利腹痛。 香 附 《别录》 [药物来源] 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 茎。 香 附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 三焦经。 [功 效]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 用] 1.气滞胁痛,腹痛 本品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作用。 ——柴胡疏肝散(配川芎、枳壳等) ——良附丸 ——配乌药、小茴香、吴茱萸等 [应 用] 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本品具有疏肝行气,调经止痛作用。 ——配伍当归、白芍、川芎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5g。醋制止痛力强。 [特 点] 1.善走少腹,主入肝经,能疏肝主治胁肋胀痛。 2.性平,作用和缓,善治妇科血脉病,为气中之血药。 乌 药 《本草拾遗》 [药物来源] 为樟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乌药的根。 乌 药 [性味归经] 辛,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