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北两岸接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PDF

发布:2018-02-16约7.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北两岸接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说明 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受湖北省荆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开展对潜江至石 首高速公路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北两岸接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根据国 家及地方法规及规定,并经湖北省荆州市交通运输局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 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北两岸接线工 (2) 建设单位:荆州市交通运输局 (3) 建设地点:荆州市 (4) 建设性质:新建 (5) 建设内容: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北两岸接线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呈南北走向,途经荆 州市的江陵县及石首市。起点位于潜石高速公路与省道S103的交叉点(桩号 K42+431.631 ),该点位于江陵县普济镇西侧约1.2km;终点为潜石高速公路与江 南高速公路的交叉点(桩号K82+904.687 ),设有高基庙互通,该点位于石首市 基庙镇西侧约1km。 路线全长40.4731km ,全线采用设计速度100km/h,大桥北岸接线与S220交 叉处(横沟互通)至大桥南岸接线与S221交叉处(石首东互通)之间采用双向六 车道标准,路基宽度为33.5m ;路线其他部分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基宽度为 26m 。六车道部分主线长19.088km,四车道部分主线长21.3851km 。 本项目计划于 2013年8月开工,2017年8月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8月。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现状评价 ① 生态环境现状: 1 (1)本项目跨越“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2 )拟建项目生态特征以农田为主,江南多种植水稻,江北多种植棉花, 其他农作物还有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及各种蔬菜等,经济作物还有油菜、芝 麻、莲等。在长江两岸有少量林地,主要为护岸林——意杨林。沿线未发现名木 古树。 (3 )根据资料调查及现场踏勘,“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 实验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鳍豚,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 豚。评价区范围内有湖北省省级保护动物33 种:中华大蟾蜍、泽陆蛙、黑斑侧 褶蛙、湖北侧褶蛙、王锦蛇、乌梢蛇、白鹭、苍鹭、大白鹭、黄斑苇鳽、夜鹭、 黑水鸡、鸬鹚、赤麻鸭、凤头 、雉鸡、四声杜鹃、戴胜、斑姬啄木鸟、黑枕 绿啄木鸟、家燕、金腰燕、棕背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丝光椋鸟、灰喜鹊、 喜鹊、大嘴乌鸦、乌鸫、画眉、猪獾、豹猫。 (4 )评价区水体属于长江水域,主要河流为长江和箢子口故道。水体中共 有鱼类93 种,多为长江水域常见鱼类。评价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鱼类3 种, 分别为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鱼类1 种,胭脂鱼。 (5 )本项目所在生态评价区为洪水调蓄功能区-长江荆江段洪水调蓄三级功 能区,该区的主导功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 ② 社会环境现状:项目直接影响区内的荆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好,沿线 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较高,有一定的城乡差距。 ③ 声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沿线现状声环境质量较好。 ④ 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长江石首段水质总体良好。 ⑤ 大气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均达到《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本底良好。 4. 评价范围 (1) 地表水: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 以内范围。 (2) 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 以内范围。 (3) 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m 以内范围,施工期适当扩大至施工营地 等临时施工场地周围的声环境敏感点。 (4) 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 以内区域,施工临时用地区。 (5) 社会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 米以内地区,调查范围可适当扩大至 拟建公路直接影响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