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工作要求。它要以汽车电气检修课程和汽车发动机械部分检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发动机修理工作项目设置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发动机检修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修理工的要求,为此而设置这门课。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类型,理解发动机电控各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工作过程;会检测和更换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能利用检测设备排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简单故障。
1、知识目标
(1)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作用,理解电控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能描述发运机电控各系统主要部件的作用、结构,理解电控各系统主要部件工作过程;
(3)能描述发动机电控系统简单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排除思路。
2、技能目标
(1)会按技术要求检测和更换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部件;
(2)能识读不同车型发动机电控系统电路图;
(3)能利用检测设备排除发动机电控系统简单故障
3、素质目标
(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3)养成课后“六不走”的工作习惯
(4)具有善于和汽车客户沟通和与维修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5)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参考学时 教学手段 理论 实训 1 认识发动机电控系统 能描述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组成;能理解发动机电控各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在发动机上指认电控各系统的主要部件 1 1 2 认识燃油供给系统 能描述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能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在发动机上指认燃油供给系统的部件 1 1 3 检修汽油泵 能描述专用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能描述汽车泵和汽油泵继电器的作用、结构,能理解汽油泵和汽油泵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能描述汽车泵和汽油泵继电器的标准技术参数;能描述识读汽油泵控制电路图的方法 能使用专用检测仪器;
会检测和更换汽油泵;
会检测和更换汽油泵继电器;
能识读汽油泵控制电路图;
能检测和排除汽车泵控制电路的故障 1 5 五、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车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会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和主要部件的检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2、资源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踌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生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