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毕业设计_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第1章 设计说明
1.1 环境条件
(1)变电站所在高度70M
(2)最高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月平均气温27摄氏度
1.2 电力系统情况
(1)110KV变电站,向该地区用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供电。110KV以双回路与 35km外的系统相连。系统最大方式的容量为2900 MVA,相应的系统电抗为0.518;系统最小的方式为2100 MVA,相应的系统电抗为0.584,(一系统容量及电压为基准的标么值)。系统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TM=5660h。
(2) 35KV电压级,架空线6回,3回输送功率12MVA;3回输送功率8MVA。
(3) 10KV电压级,电缆出线3回,每回输送功率3MW;架空输电线4回,每回输送功率4MW。
1.3 设计任务
(1)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2)主变压器的选择
(3)短路电流计算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5)变电站继电保护
第2章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2.1 电气主接线概述
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连接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成主电路。它把各电源送来的电能汇集起来,并分给各用户。它表明各种一次设备的数量和作用,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所以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对发电厂和变电所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并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
2.1.1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的设计依据
(1)发电厂、变电所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
(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
(5)系统专业对电气主接线提供的具体资料
2.1.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
(2)灵活性
(3)经济性
2.1.3 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
有汇流母线的连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分段、增设旁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等。
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桥形接线、角形接线等。
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决定于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
2.2 1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
110KV侧是以双回路与系统相连。
由《电力工程电气一次设计手册》第二章第二节中的规定可知:35—110KV线路为两回以下时,宜采用桥形,线路变压器组线路分支接线。
故110KV侧采用桥形的连接方式。
2.3 35KV侧主接线的设计
35KV侧出线回路数为6回。
由《电力工程电气一次设计手册》第二章第二节中的规定可知:当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采用单母分段连接,当连接的电源较多,负荷较大时也可采用双母线接线。
故35KV可采用单母分段连接也可采用双母线连接。
2.4 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
10KV侧出线回路数为7回。
由《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二章第二节中的规定可知:当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采用单母分段连接。
故10KV采用单母分段连接。
2.5 主接线方案的比较选择
由以上可知,此变电站的主接线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110KV侧采用外桥形的连接方式,35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如图2-1所示。
图2-1 110KV电气主接线方案一
方案二:110KV侧采用外桥形的连接方式,35KV侧采用双母线连接,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如图2-2所示。
此两种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 110KV侧采用外桥形的连接方式,便于变压器的正常投切和故障切除,35KV、10KV采用单母分段连线,对重要用户可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切除,保证正常母线供电不间断,所以此方案同时兼顾了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
方案二虽供电更可靠,调度更灵活,但与方案一相比较,设备增多,配电装置布置复杂,投资和占地面增大,而且,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使用,容易误操作。
由以上可知,在本设计中采用第一种接线,即110KV侧采用外桥形的连接方式,35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线,10KV侧采用单母分段连接。
图2-2 110KV电气主接线方案二
2.6 主接线中的设备配置
2.6.1 隔离开关的配置
(1) 中小型发电机出口一般应装设隔离开关:容量为220MW及以上大机组与双绕组变压器为单元连接时,其出口不装设隔离开关,但应有可拆连接点。
(2) 在出线上装设电抗器的6—10KV配电装置中,当向不同用户供电的两回线共用一台断路器和一组电抗器时,每回线上应各装设一组出线隔离开关。
(3) 接在发电机、变压器因出线或中性点上的避雷器不可装设隔离开关。
(4)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普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