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破碎煤体内的巷道支护及加固技术.doc

发布:2016-03-09约4.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破碎煤体内的巷道支护与加固技术 赵 军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中心,山西 晋城 048006) 摘 要:通过对晋城矿区煤体破碎机理的分析,总结了破碎煤体对井下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破碎煤体内巷道支护与加固技术。 关键词:破碎 煤体 巷道 支护 加固 1 概述 成庄矿和寺河矿分别是晋煤集团的主力生产矿井和基建矿井,开采方式分别为综放开采和一次采全高开采,采准巷道全部沿煤层底板掘进,为全煤巷道。在巷道掘进过程中,由于煤体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巷道的稳定性较差,在巷道掘进迎头经常出现冒顶、片帮等现象,给巷道的施工和支护带来了困难。 (1)巷道周围的破碎带范围大,顶煤容易冒落,两帮片帮加大,巷道超高、超宽现象多。在煤体严重破碎地段,巷道顶煤和部分直接顶在全巷道宽度上冒落,片帮深度达2m。施工难度大,工人劳动强度高,安全状况差,工作环境恶劣,易造成事故; (2)采用金属棚支护,在滞后迎头20m——30m的巷道内,支架顶梁变形严重,棚腿向巷道内弯曲。在巷道服务期间,支架损坏严重,巷道变形量大,支护和维护费用高。采用普通锚杆支护,不能有效地控制松散煤体,锚杆托盘周围的煤体容易掉落,造成锚杆失效; (3)由于顶煤随掘随冒,掘进速度极低,直接影响了采掘衔接; (4)在冒落空洞内施工木垛勾顶作业极其危险。局部施工的木垛接顶效果差或不接顶,支架顶梁空支,支架处于失稳状态,在迎头冒顶时,易造成支架砸坏或推垮; (5)巷道顶部冒落后形成空洞,积存了大量瓦斯,给通风和瓦斯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存在事故隐患; (6)巷道顶部冒落高度大,在工作面回采期间,端头支护和巷道超前维护困难,造成工作面推进速度降低。使用金属支架时,支架很难回收。 2 煤体破碎机理分析 经过现场观察和测试,目前可以确定的煤体破碎机理有以下几方面: (1)局部区域应力增大,水平应力成为最大主应力(见表1),对巷道维护极其不利。当煤体受采掘工作影响,破坏了自身稳定性后,应力重新分布或应力释放,造成巷道周围煤体破坏,增加了煤体内的节理、裂隙发育。 表1 寺河矿和成庄矿地应力测试结果 应力名称 大小(MPa) 方向 寺 河 矿 最大水平主应力 16.44 北偏西71.2( 平均最小水平主应力 8.76 北偏东19.8( 垂直应力 7.04 成 庄 矿 最大水平主应力 12.68——13.06 北偏东88.5(——97.6( 最小水平主应力 6.17——6.39 北偏西0.5(——北偏东7.5( 垂直应力 中间主应力 (2)局部区域地质构造发育和影响。例如,成庄矿3307工作面受一背斜构造控制,背斜两翼发育有两个向斜。在向斜或背斜的轴部及附近,煤体内的弱面极其发育,煤体松散、发脆,导致煤体强度降低。 (3)成煤过程中,煤体内混入了过多的粘土等杂质,造成煤体的整体性下降,巷道开掘后,煤体的自承载能力降低。 无论哪种机理造成的煤体破碎,其表现形式都为煤体呈弱层理结构,节理裂隙发育,甚至成为流沙状。 3 破碎煤体内的巷道支护和加固技术 3.1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向 在进行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前,首先开展地质力学调查评估和地应力测试,确定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尤其是最大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并依据测试结果,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向,尽量避免巷道掘进方向垂直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 3.2破碎地段煤体的准抗压、抗拉强度 煤体受节理、裂隙等弱面的影响,与煤块(试块)的强度相比,强度显著下降,按照式(1)和式(2)计算出煤体的准抗压、抗拉强,能较真实反映煤体的强度大小。 RcM’=KRc (1) RtM’=KRt (2) 式中 RcM’、RtM’——准岩体抗压和抗拉强度; K——煤体的龟裂系数; Rc、Rt——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和抗拉强度。 成庄矿3#煤的强度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进行支护设计时,以煤体的准抗压、抗拉强作为计算基础,是较合理可靠的。 表2 成庄矿煤体单向强度与准强度对比表 项目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龟裂 系数 单向强度 (MPa) 准强度 (MPa) 单向强度 (钻孔法测试) (MPa) 单向强度 (MPa) 准强度 (MPa) 数值 30.9 13.77 10.05--21.20 1.26 0.57 ≤0.45 3.3 锚杆支护技术 破碎煤顶在暴露后,迅速挠曲沉降、离层和破裂。刚性支护属于被动支护,无力控制煤顶破裂过程的发展,煤顶破裂形成的松动围岩压力,以集中载荷的形式作用于支架顶梁上,当巷道跨度较大时,顶梁会遭到严重破坏。而锚杆支护具有强初撑、急增阻和高阻力的工作性能,能够及时在破碎煤体内形成防止破碎区扩展的锚固平衡拱,较大程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