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万事通先生》的叙事特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万事通先生》的叙事特色第19卷第3期
2010年3月
牡丹江大学
JournalofMudanjiangtiniversity
Vo1.19No.3
Mar.2010
文章编号:l008.87l7(2010)03.0035.02
《万事通先生》的叙事特色
常春丽陈可培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着名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短篇小说为他带来了盛誉.《万事通先
生》就是其中一篇名篇.本文试从叙述学理论结合文本,探讨其叙事特色,揭露其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真正意图.
关键词: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逆转;万事通先生;作者的声音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
引言
威廉?萨?毛姆(W.S.Maugham,1874—1965)是英
国着名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在其长达6o多年的写作
生涯中,创造了不朽的业绩,拥有长篇小说2O多篇,戏
剧30多部,还有150多篇短篇小说.此外还有大量的游
记,文学评论,回忆录等.而其短篇小说是大家公认成
就最高的.英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说”他
在长篇小说领域的成就虽然不可与狄更斯或是詹姆斯的
相比拟,而在短篇小说这一较小形式的方面,则几乎没有
一
个作家(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故的),能与他媲美.”
毛姆自己也曾说:”我认为我写得最好的一些短篇小说将
会在未来的许多年代里收入各种选集中.”《万事通先
生》就是毛姆众多短篇小说中的一篇名篇.本文试以其
文本出发,结合小说叙事学理论以及毛姆特色的写作特
色和叙事技巧,探讨这篇文章的叙事特色以及作品的内
涵.
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毛姆在小说叙事中对第一人称的钟爱是有目共睹
的.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就足以《第一人称》为名的.
在他的一篇读书随笔《两种不同人称的小说》中,他就
写到:”作者用第一人称讲故事,但他并不是主人公,他
讲的不是自己的故事,他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和其他
人物或多或少保持着联系,他并不决定情节,而是作为
其他人物的知己朋友,仲裁者或者观察者产生作用.”
在《万事通先生》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我”这个英
国人作为一个观察者与主人公”万事通先生”保持联系并
产生作用.”显然,小说的这种写法有助于使读者对人物
产生亲切感,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是很值得推荐的.”
可见,毛姆埘此写作手法的深刻认识和钟爱程度.但运
用这种写作手法,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小说中的”我”
这个叙述者,并不完全代表作者自己,也不完全是作者
的形象代言人.”小说中出现的作者自称,以及第一人称
‘我’,只是传达叙述话语时所虚构出的一个人称自指.
一
些小说的作者只是用’我’来表现自己在构造小说文
本时的一定感情态度或者策略显现,或交待故事的缘由
等.这个’我’有时并不真正体现作家的自我,或代表
着小说的全部价值体系.”
在《万事通先生》这篇小说中,”我”就并不是作者,
也不是作者的代言人,而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称而
已,同时”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与故事产生联系,”我”
的所思所感也并不代表作者真正的意图,相反,作者在
构建”我”这个人物时,并不是随意的一个人称指代,
而是一个先人为主的英国人带着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民
族至上对东方人随意产生厌恶的民族歧视者.作者就是
通过”我”这个人物的构建,无情地批判了这种民族中
心主义.在故事中,叙述者”我”在未见到万事通先生
之前,便声明自己讨厌他,在接下来的交往中,他也带
着东方主义的歧视与偏见的眼观看待万事通先生.可见,
“我”在这篇文章中就是一个”不可靠叙述者”.”‘不可
靠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使其与隐含作者之间形成对立.
该叙述者的道德水平和思维品性与作者的标准就会形成
反差,是读者通过反向推理才能得出作者真实的价值
观.”因此,在这篇小说中,”我”是作者精心构建的
一
个人物,一方面通过”我”的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
性,拉近与读者之间的价值观,并能制造悬念,引人人
胜.另一方面,”我”这个不可靠叙述者通过自己的所见
所闻和所思所感,塑造了一个西方人心目中的典型”东
方形象”:夸夸其谈,低级庸俗,自以为是.而作者安排
收稿日期:2009—1O-20
作者简介:常春丽(1986一),女,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
言文学和比较文学.
陈可培(1957一),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
向: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35
通过”我”的所见却是一个东方人为了别人的尊严和颜
面,牺牲自己的尊严的高尚人物.在两者的对比以及反
面推理之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批判这个白人
的傲慢,嘲讽其民族歧视.
三,逆转
“逆转(Reversa1)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术语,
主要指的是古希腊戏剧家们安排布局时所用的技巧.《诗
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