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02准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doc

发布:2017-03-20约4.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宣威市志祥矿业有限公司 炉房沟煤矿1502准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 探 放 水 方 案 和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编制单位:宣威市志祥矿业有限公司炉房沟煤矿 编制日期:2015年5月20日 1502准备工作面回风掘进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会审意见表 煤矿会审意见: 煤矿签章: 年 月 日 会审人员签字 姓名 职务 时间 备注 炉房沟煤矿1502准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 和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签字记录 学习时间 贯彻人员 职工学习签字记录 炉房沟煤矿1502准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签字记录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执行掘进工作面“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探放水原则,做到预防为主。为保证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安全,有效预防矿井水害的危害,杜绝矿井透水事故的发生,特编制1502准备工作面回风巷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成立探放水工作工作机构 (一)、成立探放水工作机构 组长:董祥林(安全副矿长) 成员:杨万浩(地测技术员)、朱家帅(采煤技术员)、方其甫(安全员)、李文进(机电技术员)、缪应刚、他永欢(探水队长)、宁赛功、孔令勇、包崇林、包从建、徐本雄、杜光省、宁显云、秦荣庆、崔加成(探水工)。 (二)、各成员的职责 1、组长负责对掘进探放水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指导; 2、地测技术员和采煤技术员负责对探放水工作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拟定,作业过程中指导探放水工进行作业; 3、机电技术员负责对探放水所用探水设备布置,供电等工作; 4、安全员负责日常探水以及掘进作业中监督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支护和顶板管理等工作; 5、探水工负责按照技术人员拟定的技术参数和方案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二、水文地质概况 (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位于龙潭向斜南东翼,地层为东西走向,北西部高,东南部低。矿界内海拔2243.1~1925.00m,相对高差318.1m,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部矿界5号拐点(五甲河)处,标高为1925m。沟谷发育,且切割较深,地貌形态为剥蚀、侵蚀为主构造形态。 资源储量估算标高为1700~1980m,全部资源储量位于矿区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坑水不能自流排放。五甲河在矿区东南,由南西向北东流出矿区,隶属南盘江流域珠江水系。 1、含水层与隔水层 根据矿区泉点流量,水流动态观测,出露地层的含水介质类型、富水性与矿床关系,将矿区的含、隔水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裂隙弱含水层组:矿区内未出露,岩性以深灰色、灰绿色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为主,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含弱裂隙承压水,深埋于煤系地层底部,对煤层开采无影响。 (2)上二叠统宣威组第一段(P2x1)裂隙极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岩性以灰黄、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薄层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86.75m。近地表风化裂隙发育,一般风化后呈土状。深部节理,裂隙逐渐闭合,且被方解石脉充填。接受大气降水能力较差,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极弱,可视为矿床相对隔水底板。 (3)上二叠统宣威组第二段(P2x2)裂隙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岩性以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煤层,平均厚度97.24m。地表风化强烈,粉砂岩分布区风化成网格状,节理、裂隙较发育,接受大气降水能力相对较强,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弱,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 (4)下三叠统卡以头组(T1k)裂隙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一般厚度82m。岩性以灰绿色细粒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下部为含砾砂质泥岩。地表风化裂隙发育,据相邻矿区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366L/s·m,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水,裂隙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且大多被方解石脉充填。由于地表浅层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未见地表泉水出露,富水性弱,为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床开采有较大影响。 (5)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裂隙极弱含水层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层位稳定,平均厚度54m。岩性为灰紫色中层状细粒砂岩夹泥岩,底部为砂质泥岩,砂岩中斜交层理较发育。近地表风化强烈,呈土状,节理,裂隙发育,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