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线路架设、电缆敷设安全技术交底.doc

发布:2021-01-25约2.1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线路架设、电缆敷设 安全技术交底 线路架设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安全设施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供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合理,就避开易撞、易碰、易受雨水冲刷和气体腐蚀的地带,并应避开热力管道、河道和施工中交通频繁等场所。 2.施工现场内的低压架空线路在人员频繁活动区或大型机具集中作业区,应采用绝缘线。绝缘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并不得直接捆绑在电杆、树木、脚手架上,不得拖拉在地面上;埋地敷设时必须穿管,管内不得有接头,其管口应密封。 3.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导线中的负荷电流不应大于导线允许截流量。 2)线路末端的允许电压降不应大于额定值的5%。 3)导线跨越铁路、公路或其他电力线路时,铜绞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2;钢芯铝绞线截面不得小于25 mm2;铝绞线不得小于35 mm2。 4)线路相互交叉时,不同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线路交叉时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m) 线路电压(KV) <1 1~10 交叉电力 线路(KV) <1 1 2 1~10 2 2 表2 在最大弧垂时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m) 区域 线路电压(KV) <1 1~10 人员频繁活动区 6 6.5 非人员频繁活动区 5 5.5 极 偏 僻 区 4 4.5 公 路 6 7 铁 路 轨 顶 7.5 7.5 5.线路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在最大弧垂时应符合表2的规定。 6.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风仪式时与建筑凸出部分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导线与建筑物凸出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m) 项 目 线 路 电 压(KV) <1 1~10 垂 直 距 直 2.5 3.0 边导线水平距离 1.0 1.5 7.当施工现场几种线路同杆架设时,高压线路必须位于低压线路上方;电力线路必须住于通讯线路上方;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4的规定值。 表3 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最小垂进距离(m) 同 杆 线 路 直 线 杆 分支杆或转角杆 高 压 与 高 压 0.8 0.45/0.6注 高 压 与 低 压 1.2 1.0 低 压 与 低 压 0.6 0.3 低 压 与 通 讯 1.2 8.线路不同档距时的弧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曲线的规定。 9.在同一档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多于1个;同一条线路在同一档距内接头不应超过2个。 10.架空线路跨越公路、铁路或其他电力线路及厂内道路处不应有接头。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电缆敷设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安全设施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交底内容: 1.供电电缆应沿道路路边或建筑物边缘埋设,并宜沿直线敷设;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20m处应设电缆走向标志。 2.电缆直埋时,其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2~0.7m;电线上下应铺以软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应盖砖保护。 3.电缆与铁路、厂区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的两端宜伸出路基2m。 4.低压电缆(不包括油浸电缆)需架空敷设时,应沿建筑物、构筑物架设,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2m;接头处应绝缘良好,并应采取防水措施。 5.电缆直埋时,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特殊情况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基交叉距离可减为0.25m。 2)电缆与热力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3)电缆与热力管道(管沟)、油管道(管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管沟)、热力设备或其他管道(管沟)之间,虽距离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距离可减为0.25m。 表1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 项 目 最小距离(m) 平行 交叉 电力电缆之间及其与控制电缆之间 0.10 0.50 控制电缆间 — 0.50 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 2.00 0.50 油管道(管沟) 1.00 0.50 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道) 1.00 0.50 其他管道(沟道) 0.50 0.50 铁路路轨 3.00 1.00 公 路 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