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技术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章 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技术 ;7.1 接 入 网 基 础; 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 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 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 除了一些用户信令的格式转换外, 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 (3) 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 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 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 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 维护和管理。
; 1. 接入网的定义及其功能结构
根据ITU-T标准,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如图7.1-1所示。 它位于交换端局和用户终端之间, 可以支持各种交换型和非交换型业务, 并将这些业务流组合后沿着公共的传输通道送往业务节点。 其中, 包括UNI信令转换为SNI信令, 但接入网本身并不解释和处理信令的内容。
?; 原则上, 接入网可支持的用户网络接口和业务节点接口的类型和数目没有限制。 不同的用户网络接口支持不同的业务, 例如, 模拟电话、 ISDN、 数字或模拟租用线业务等的接入。 业务节点接口有模拟接口(Z接口)和数字接口(V接口)两类。
;图7.1-1 接入网功能结构 ; 在交换业务的情况下, SN即本地交换局(LE)提供接入呼叫和连接控制信令以及接入连接与资源处理的能力。 这时接入网就是本地交换局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系统, 也就是过去所指的本地线路分配网的全部或一部分。 最简单的接入网就是金属用户线路, 这时UNI就是电话机与用户线的接口, SNI就是电话交换机的模拟用户线接口(Z接口)。 显然有电信网以来就有接入网, 随着数字化从核心网扩展到用户接入, SNI和UNI多样化了, 它们之间的传送实体也变得复杂了, ITU-T就开始用接入网来定义SNI和UNI之间的传送系统。 ; 交换机数字用户接入用的SNI统称为V接口, 根据帧格式可区分为V1~V5, 其中V5又依据集线能力分为V5.1与 V5.2, 宽带则称为Vb5.1和Vb5.2。 UNI的类型也很多, ITU-T已经规定的有ISDN的T接口和B-ISDN的Tb接口, 实际上大量使用的还有10 Mb/s、 100 Mb/s以及1000 Mb/s以太网接口。 用户终端也不仅仅是TE, 代替TE的可能就是一个网络, 即CPN。
随着IP和视频业务的发展, 路由器、 接入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等作为SN出现在电信网络中, 这时SNI可以是与交换业务相同的V5类接口, 也可以是其他相关接口。 ; 接入网可支持以下五大功能:
(1) 传送功能: 提供由多接入段(如馈送段、 分配段、 引入段等)组成的公共传送通道, 并完成不同传输媒体间的适配。 具体功能包括复用、 交叉连接、 物理媒体提供等。
(2) 核心功能: 完成用户网络接口承载体或业务节点接口承载体至公共承载体的适配, 如复用和协议处理等。
; (3) 用户端口功能: 完成用户网络接口的特定要求及核心功能和系统管理功能的适配, 如信令转换、 A/D转换、 用户网络接口承载信道和承载能力的处理。
(4) 业务端口功能: 完成业务节点接口的特定要求至公共承载体的适配, 供核心功能处理, 同时提取相关信息供系统管理功能处理。
; (5) 系统管理功能: 通过Q3接口或中介设备与电信管理网接口, 协调接入网各种功能的提供、 运行和维护, 包括配置和控制、 故障检测和指示、 性能数据采集等。 同时还负责通过业务节点接口协议协调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通过用户网络接口协议协调用户终端的操作功能。
接入网传送结构的物理参考模型如图7.1-2所示。 对于电话用户线来说, 各段分界点就是熟知的配线架、 交接箱、 分线盒和电话插座。 在一般情况下, 传输媒体可以是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通道或它们的组合。 ; 虽然接入网改造的核心也是数字化和宽带化, 但是和中继网相比, 这一过程较为复杂。 其一, 它是和大量用户相连的一点到多点的连接; 其二, 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性能和用户需求, 采取因地制宜、 逐步演进的方式。 为此, 各国电信界综合运用现有技术,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接入传送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