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投资银行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投资银行涉足风险投资的方式 1.直接或间接充当风险投资人 * 1)投资银行对风险投资公司进行直接投资,成为其主要发起人和大股东 2)投资银行采用私募的方式为风险投资公司筹集资本,投资银行本身作为组织者和主要投资人 3)投资银行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向风险投资公司提供资金来源,并通过参与基金的管理决策间接控制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 2.为风险投资者提供服务 1)提供项目筛选服务 2)提供尽职调查服务 3)提供价值评估服务 4)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5)提供退出方案设计服务 3.为风险创业企业提供服务 * 1)提供撰写商业计划书服务:通过撰写计划书,帮助创业者清晰简练地表达他们的商业计划 2)提供上市财务顾问服务:投资银行可以帮助企业准备上市申请的有关文件,安排上市工作时间和路演活动,并与其他中介机构保持协调 3)担任上市保荐人服务:具备资质的投资银行可以亲自担任风险创业企业创业板上市的保荐人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1.筹资阶段 * 风险资金有多种来源,包括养老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及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富有家庭和个人等。提供资金的众多风险资本家共同签订契约,组建风险投资公司 2.投资阶段 第一步,交易发起,也即风险投资机构获取众多潜在的投资机会。 第二步,投资机会筛选,即风险投资机构在众多的潜在投资机会中初选出小部分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三步,分析与评价,即对上一步初选的项目进行潜在风险分析与收益评价。 第四步。交易设计,也即设计投资的数量、形式和价格等。 第五步,投资后管理,包括设立控制机制以保护投资、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募集追加资本、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或发行上市 * 3.退出阶段 1)主板上市方式 退出机制的存在,不仅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流动性,也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发展性。 风险资本的退出,可以选择多种方式: 2)创业板上市方式 3)股权转让方式 4)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方式 5)清算方式 风险投资介入时期的选择 1.种子阶段 2.创建阶段 * 这一阶段,风险企业可能仅有产品构想而没有产品原型。因此,风险投资机构主要应考虑:投资对象的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市场潜力,投资对象是否与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的专长领域、产业范围相关,等等。如果整体评估投资风险可控,风险投资机构会考虑在这个时期尝试介入 这一阶段,风险企业已完成了产品原型,形成了企业详细的经营计划,但是产品仍未上市,管理队伍也尚未形成。因此,风险投资机构主要考虑的是:投资对象经营计划的可行性以及产品功能与竞争力。如果认为投资对象有相当的存活率,可在经营管理与市场开发方面提供有效帮助,或继续追加投资 3.成长阶段 4.扩张阶段 5.成熟阶段 * 这一阶段,风险企业基本上已完成过渡时期,初期产品成功上市,在市场上已有一定基础;但有待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市场营销,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需要投入较多的营运资金。风险投资机构主要应考虑:该公司的成长能力、市场竞争力、财务计划 这一阶段,风险企业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生产线已初具规模,管理队伍发展也达到了成熟标准;计划大规模扩充生产,扩大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此时,风险投资机构应主要考虑:该公司的盈利稳定性、财务结构与组织健全程度、防御替代产品能力等 这一阶段,风险企业的经营规模与财务状况均已接近公司申请上市审核的要求,并计划在公开市场筹集资金,进行多元化的经营。此时,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需要考虑:企业能否成功上市、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以及财务操作的效果等 * 第七节 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1.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资产证券化的诞生,最初是为了激活住宅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持有的、不能随时变现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并转移给具有特殊目的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再由这些机构以该资产组合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收回所购买资产的技术和过程 1)发起人 2)特定目的机构(SPV)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 4)信用增级机构 5)信用评级机构 6)承销人 7)证券化产品投资者,即证券化产品发行后的持有人 * 2.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成果,资产证券化既不同于传统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又不同于以发行股票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而是将间接融资方式和直接融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1)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 2)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 3)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的融资方式。 4)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依赖于资产信用的融资方式。 具体而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