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输血管理 (医疗组) 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 审 标 准 评 价 要 点 4.18.1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规范,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 4.18.1.1
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
(医疗管理组)
【C】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设输血科或血库。
(检查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2.有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并有活动记录。(检查输血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工作职责、活动记录)
3.有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
(检查相关培训和考核记录)
4.有“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检查“细则”和考核办法) 【B】符合“C”,并
1.科室按照输血工作的相关管理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检查方法:查看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活动记录)
2.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录。 【A】符合“B”,并
1.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95%,并严格履职。
(检查方法:现场询问;检查相关病历记录)
2.有全院输血管理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输血工作的机制。 检查结果与级别
符合:【C】【B】【A】
得分:
检查时间: 再次检查结果:
符合:【C】【B】【A】
得分:
检查时间: 4.18.1.2
医院有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血标本等制度与流程,并遵循。
(医疗管理组)
【C】
1.有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
(1)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2)有应急用血预案。
(3)有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和输血管理流程。
(4)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检查科室资料明确医院、科室是否建立上述制度、规范)
2.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
(检查方法:查看培训考核资料) 【B】符合“C”,并
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等主要用血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共同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看相关资料)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检查结果与级别
符合:【C】【B】【A】
得分:
检查时间: 再次检查结果:
符合:【C】【B】【A】
得分:
检查时间: 4.18.2 具备为临床提供 24 小时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 4.18.2.1
输血科(血库)人员结构、房屋设施和仪器设备均符合规定要求。
(医疗管理组)
【C】
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置输血科(血库),与临床科室诊疗需求相称。
工作人员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工作人员无影响履行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
房屋设置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设置入库前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有必要的消毒设施。
必备基本设备: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储血浆专用低温冰箱、2℃~8℃标本储存专用冰箱、血小板保存箱、专用血浆解冻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专用取血箱、恒温水浴箱、标本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系统等。
血液保存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 【B】符合“C”,并
1.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具有副主任职称以上资格,从事临床输血治疗工作五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临床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
(检查方法:查看资质及工作经历)
2.建筑与设施符合《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用房面积达到相关要求。 【A】符合“B”,并
输血科独立设置,人员数量符合规定要求(人床比例为1:80~120或人与年发血量比1:1000U)。 检查结果与级别
符合:【C】【B】【A】
得分:
检查时间: 再次检查结果:
符合:【C】【B】【A】
得分:
检查时间: 4.18.2.2
具备为临床提供 24 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医疗管理组)
【C】
1.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查供血协议)
2.有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能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查相关管理规定)
3.有应急保障(通信、人员、交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