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详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 施工现场条件与周边环境
1.1周边环境
本工程由教学行政区(包括教学楼、行政楼体育馆、看台、钟楼、主席台)、生活服务区(包括食堂、女生宿舍、男生宿舍)两块场地构成,拟建场地东临德贤路,北临、西侧、南侧均为现状居住小区。
1.2场地面积
施工现场场地面积约14310m2,建筑占地面积9390m2,场地面积是建筑占地面积的1.52倍。
1.3交通运输条件
现场出入口设置在场地西侧、东侧,交通较为方便。
1.4水电引设
本工程施工用水、用电由招标人分别提供至施工现场,可以满足施工现场用水、排水及用电要求。
第二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总体原则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根据场地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特性,现场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针对场地大,现场专业施工人员及机械众多等各种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考虑遵循的原则如下:
2.1划分施工阶段的部署原则
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动态的平面布置与管理,尽量节约施工用地。随着工程施工进度分为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布置和安排,主要根据土方阶段、基础及地下结构阶段、地上主体混凝土结构、二次结构阶段、机电安装施工阶段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分别进行平面布置,各阶段平面布置要与其阶段的施工重点相适应,同时根据本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安排,统筹考虑施工场地的协调与配合。
2.2确定关键施工线路的部署原则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体量大,劳动力施工材料集中,这些都是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尤其是针对工期节点条件因素,确立工程关键线路,合理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对于确保工程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关键。采用多施工区、多流水段、平行施工方式。
2.3针对施工重点,动态布置的原则
教学楼、行政楼体育馆、食堂、女生宿舍、男生宿舍及看台、塔楼、主席台各为一个施工区域,教学楼、行政楼体育馆、食堂、女生宿舍、男生宿舍五个施工区域同时施工,看台、塔楼、主席台待前者结构施工完毕,再行施工;教学楼、行政楼体育馆、食堂、女生宿舍再以后浇带为界划分为二至三个施工流水段,按工序进行流水施工。
在装修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完毕,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基本结束,上一个阶段布置的钢筋原材、成品钢筋、成品模板场地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时需要重点考虑装修施工材料的堆放、上一阶段全面结构施工支设的脚手架的拆卸与堆放问题,动态调整待建建筑距离场内道路之间的场地空间作为周转料的临时卸料场,采取分批转移到指定堆场的方式。
2.4施工考虑“分区分段、段内小流水、快节奏、平立面流水相结合”的作业原则。
根据建筑总体布局及工程特点,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在均衡流水施工的原则下,我们在平面施工部署上采取“分区分段、段内小流水、快节奏”的流水作业方式。
2.5确保大型构件运输、大宗施工材料运输畅通的原则
装修阶段在施工场区内场地规划与道路宽度综合考虑大型车辆行走和转弯的空间,尽可能将重型材料、设备场地规划临近场内道路的区域,确保大型构件、大宗材料运输的畅通。
2.6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破坏的原则
本工程应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环境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及我公司的《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环境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管理,使工程现场处于安全、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
第三节 临时设施布置
3.1施工现场围墙及大门
按设计位置修建砖围墙,围墙外书写标语及绘图美化。
现场设置两个出入口。
大门处设置警卫室,安排人员昼夜值班。
现场大门的建造要求:大门宽度8m。大门两侧设砖砌门垛,门扇为四扇两折平开铁门,均采用型钢和铁板焊制,下部安装滑轨和滑轮。门表面处理及装饰要求与围墙相同。
车辆在出场大门处安装专业化洗车设备(即滚轴式洗轮机)。所有从工地出去的车辆均要将泥水冲洗干净,泥水经沉淀后,将清水排放到主排
3.2施工临时道路设置
现场设置车行道,道路宽6.0m。
沿建筑外围砌筑挡水墙,墙高200mm,并设置排水明沟,防止坑外雨水、施工场地用水进入基坑内部。
3.3场内绿化
在施工现场内,除料场、道路和暂设以外的空地上,进行绿化处理,可以降低硬化成本,防止扬沙、美化环境。
3.4材料加工、堆放
3.4.1钢筋加工
设置三处钢筋堆放及加工区。
钢筋堆放加工场分为3部分:钢筋堆放、钢筋加工棚及半成品堆场,各类钢材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和检验状态。
钢筋加工棚采用100×100方钢搭设,屋面铺10厚彩板,共计设切断机6台,调直弯曲机6台,套丝机9台、砂轮切割机6台及加工操作平台。
3.4.2模板加工堆放场地
设置三处模板堆放及加工区。
木加工棚采用100×100方钢搭设,屋面铺10厚彩板,内共计设电刨6台、圆盘锯6台、气动码钉枪6台、气泵9台。钢管分类堆放,并尽可能靠近槽边,以利使用和吊装。
3.4.3砌体等材料堆场
本工程砌体量较大,并在二次结构阶段进行布置。
3.5临时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