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开发与设计课程总结.doc

发布:2018-06-20约3.7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开发与设计课程总结 第一章 GIS设计思想、内容 1.GIS软件分类 (1)平台软件 平台软件具备比较齐全的获取、组织、存储、访问、处理、分析、表现、发布和在不同地点、不同系统和不同用户之间传输地理空间数据的能力,其功能具有通用性。 (2)桌面软件 桌面软件是一个简易的单用户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提供一组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功能。 (3)专业软件 专业软件面向平台软件的某一功能类别,加以强化和扩充,可以完整、高效地适应该类地理空间数据应用的需要。 (4)应用软件 用户有了实际的应用需求与应用领域,为了解决用户实际应用问题的这样一类地理信息系统。 2、软件工程: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 3、GIS软件工程: 就是在GIS软件的开发整个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原理和方法,并照顾到GIS软件开发的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制、软件测试,直到软件维护的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一门技术。 4、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一个软件从开始计划,到废弃不用为止的整个时期。 一般来讲,软件生存周期包括定义、开发与运行维护3个时期,每一时期又可细分为若干更小的阶段。 定义时期: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运行维护时期 GIS软件生存周期: GIS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GIS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它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活动的准则; 常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目前有若干种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Rational统一过程、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等; 瀑布模型的特点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 质量保证: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每个阶段结束前完成文档???查,及早改正错误。 易于组织,易于管理:因为你可以预先完成所有计划。 是一种严格线性的、按阶段顺序的、逐步细化的过程模型(开发模式) 为什么说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更小的阶段有助于软件项目管理? 解答: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其固有的特点是缺乏可见性,因此,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 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更小的阶段后,提高了软件项目的可见性,可以给每个阶段赋予确定而有限的任务,就能够简化软件建设过程中每一步的工作内容,使因为软件规模增长而大大增加了的软件复杂性变得较易控制和管理。 第二章 系统定义 1、可行性分析: 是对建立系统的必要性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从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理论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理论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系统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与应用涉及到的专业数据的特征和结构的合适性分析 分析方法和应用模型与GIS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分析 3、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让用户和开发者共同明确将要开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做什么:What)。具体而言,有两个任务: 建立分析模型 编写需求说明 4、需求获取的内容: (1)功能性需求 定义了系统做什么(描述系统必须支持的功能和过程) (2)非功能性需求(技术需求) 定义了系统工作时的特性(描述操作环境和性能目标) 两类需求包括的内容: (1) 功能 (2) 性能 (3) 环境 (4) 界面 (5) 用户或人的因素 (6) 文档 (7) 数据 (8) 资源 (9) 安全保密 ( 10)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 (11)质量保证 5、分析建模 在技术层次上,软件工程是从一系列建模任务开始的,软件的分析模型通常由一组模型组成,其中包括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 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分析模型: 结构化分析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 6、结构化分析模型的组成与描述工具: 功能模型 (1)数据流图(DFD) (2)加工说明(PSPEC) 行为模型 数据模型 (3)数据字典(DD) (4)E-R图 (5)控制流图(CFD)与控制说明(CSPEC) (6)状态转换图(STD) 7、数据流图(DFD): 是软件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图形表示,反映了客观现实问题的工作过程。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具有直观、形象、容易理解的优点。 8、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9、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比较: 统一建模语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