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饮食治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哮喘病饮食治疗
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一、纠正营养不良,追查过敏源。避免食用疑有过敏的食物。可采用质优量足的蛋白质,多维生素及较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但脂肪供给量应适宜。
对于肥胖病人,脂肪供给量宜低,以达到去痰湿与适当减肥的目的。肥胖病人横膈上移横膈活动度减少,可加重哮喘。
为减轻呼吸迫促所引起的咀嚼、吞咽困难,可用软饭或半流质(不含坚硬、多筋的食物)饮食,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可防止食物返流。
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地瓜、韭菜、黄豆、面食等),应多使用碱性食物。
根据病情需要,以各种形式(如饮料、汤等)增加液体摄入量,以防止和纠正脱水,此对发热病人尤为重要。
六、应增加膳食中钙、铁的摄入。可经常食用排骨(或大骨头)萝卜黑木耳汤。此汤营养丰富而不腻,且钙、铁含量较高,其中萝卜还具有清积化痰理气的作用,对哮喘痰多者食用更为适宜。
七、苗医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肺、肾、脾三虚之症。
苗山平喘方从哮喘病根入手,注重肺、肾、脾的调理,补肺以增主气之力,补肾以强纳气之功,理脾以长生化,全面调理,以消除肺、肾、脾之空虚,使肺部气道顺畅,脾不生痰,则喘咳、气短可除,顽疾可愈,让患者远离哮喘隐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