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 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沪粤版).docx
第20讲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完成伏电法测电阻的实验;
2.电路动态分析;
3.电路故障分析。
1.通过设计、操作及对结论的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知识点01伏安法测电阻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下表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
U/V
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
0.17
0.30
0.39
0.45
0.49
(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所示,请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解:如图所示。
(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像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升高,其阻值变大(选填“变大”或“变小”)。
【即学即练1】(实验名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实验原理)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如图甲是小丽在实验过程中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________)
(2)请你在上面的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但电压表无示数,造成该故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小丽进行第一次测量时,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A,电阻阻值为___________Ω;
(5)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进行多次测量,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
U
I
R
电压表接线松动0.212.5断开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解析】
【解析】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即可算出电阻。
(1)[1]本次实验中,电源是两节干电池,电压为3V,没有超过3V,故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表量程应选小量程,因此接线柱选“-”和“3”,如下图所示:
(2)[2]电阻的测量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要多次记录电流值和电压值,表格如下:
U
I
R
(3)[3]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说明电路除电压表之外都是通路,没有问题,但电压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没有接好,与电压表相关的接线处松动,有断路。
(4)[4][5]由图可知,电流表选小量程,一大格0.2A,一小格0.02A,指针正好在一大格处,故读数为0.2A,则电阻阻值为
(4)[6]完成第一次测量后,还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得到另一组电流、电压值,因此,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待测电阻两端不同于第一次。
知识点02短路的危害
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假设某个电流表的内阻只有0.01Ω,最大量程为0.6A,此电流表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是0.006V;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没有烧毁的危险,电流表接在电源两极或者并联到电路中,有烧毁的危险。(最后两空均选填“有”或“没有”)
知识点03其他方法测电阻
1.安阻法测电阻
(1)测量工具:电流表。
(2)原理: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结合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用公式R=eq\f(U,I)算出待测电阻Rx。
(3)电路图:
(4)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I1。
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2。
③待测电阻Rx=eq\f(I1R0,I2)。
【提示】(1)安阻法待测电阻的关键是设法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上述方法利用了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2)利用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和一块电流表或电压表,也可以测量未知电阻,如图所示:
P在最左端,电流表示数I1P在最左端,电压表示数U1
P在最右端,电流表示数I2P在最右端,电压表示数U2
Rx=eq\f(I2R0,I1-I2)Rx=eq\f(U2R0,U1-U2)
2.伏阻法测电阻
(1)测量工具:电压表。
(2)原理: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电压U,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结合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用公式R=U/I算出待测电阻Rx。
(3)电路图:
(4)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