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楼梦60回读书笔记3篇.pdf

发布:2024-10-04约2.3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楼梦60回读书笔记3篇

红楼梦60回读书笔记篇1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

楼梦》、《西游记》。而当时我对《红楼梦》只知道有叫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

就是现在读起它,也会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七年级,那时班里已有好多同学都读完了四大名著,可我还有一本《红

楼梦》。当我第一次看时,就被吸引住了。

我发现这书里的诗句写得十分妙,读时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极深刻,渐

渐地,对《红楼梦》产生了浓浓兴趣。读完后,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

愁善感,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所应具有的性格吗?或许她的性格是周围环境所

造成的,没有父母的关怀、寄人篱下。但她受到了贾府上下无微不至的关怀,却

依然有些不满足。她最终因忧虑而死。我觉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黛”

是一种墨绿色,代表她对自由的向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还很爱哭,但实

质上,这正是对封建社会束缚人性的一种很好的回击!她敢于追求自由,反抗社

会,寻找自己真正的幸福,这正是她可贵的品质和内涵。在那黑暗的时代,却有

着这种特殊的风景线。

没错,她就是一道风景线,以降珠草的身份,给了黑暗、趋炎附势、欺上媚

下的社会留下深深的印迹。虽然有着薛宝钗、贾元春之流的批判,但是她的芳迹、

高贵、勇敢以及敢于同时代抗争的精神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贾府的兴衰历史,也以侧面

写应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败,表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作者也写

终都透露着哀怨伤感的请调,流露出一种消极思想。

以前初读出了对于封建剥削阶级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实质有切实的体验和感

受,小说自始至《红楼梦》时,一直都认为林黛玉是不懂事,小心眼的人。每当

贾宝玉对别的女孩子说一句话时就又哭又闹。当别人含蓄地指点她的错误时,她

总会讽刺别人一番。好像自己是多么的完美,没有丝毫的缺点。贾府怎么容得下

这样的人。但是读的次数多了,才真正体会到她,所以才会有了先前的感悟。所

以我还想再次强调:林妹妹是一道即美丽又特殊的风景线。

红楼梦60回读书笔记篇2

在暑假快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读了一本让人记忆犹深的红楼梦,他是清代著

名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这个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贾府,里面有一个贾宝玉、薛

宝钗和林黛玉,他们三个人发生的故事。

读了红楼梦后,我对贾宝玉这个人物极其不喜欢,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

他明明是个大男人,骨子里却像女人一样柔弱,遇上一点儿伤心事,就立刻哭了

起来,有时候还哭得厉害,眼泪如破堤的洪水一样哗哗哗地往下流;其二,

贾宝玉不喜欢读仕途经济的书,说这些事情俗气,那他整天和女人混在一起,想

的、做的、写的都是女孩的事,难道这就不俗了吗?我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应

该出去打天下,不应该老呆在家里吃吃玩玩,和女孩子在一起取乐,这有失男性

的尊严。

不过话又说回来,根据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原则,我觉得贾宝玉还是有

不少优点的。首先他为人处事十分和善,他作为皇亲国戚又是贾府最得宠的少爷,

他没有架子,经常和丫头和下人混在一起,同情他们,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也

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从不会责骂他们,这说明他有人与人之前平等的思想观

念。其次,贾定玉是一个性情中人,当紫鹃开玩笑告诉他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去

时,他马上就发呆生病了,这说明贾宝玉同情很专一。

不过,我还是想说说这个林黛玉,她可爱哭了,跟贾宝玉一样,每次都因为

一点小事就哭鼻子,真是爱哭鬼。但是他也有好处,他琴棋书画样样样样都精通。

却在贾宝玉成亲的夜晚,凄凉地死去。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

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60回读书笔记篇3

今天读红楼梦,感受颇多。

谈起黛玉,更多的是心疼。

在贾府,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但是实际上自吹自擂。在“上

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看来,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

很喜欢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

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

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

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

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