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的外围设备.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嵌入式系统中,各种外围设备,如输入设备键盘、触摸屏,输出设备 LED、LCD,它们通过各种输入输出接口与嵌入式处理器连接。输出设备:LED 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数码管、符号管、米字管及点阵显示屏等。 输出设备:LCD液晶屏幕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扩充设备嵌入式系统预留扩充的接口,作为日后用户有特别需求时,直接购买符合扩充接口规格的设备,直接接上嵌入式系统使用1.PCMCIA 扩充设备 1989年,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组织 2.CF 扩充设备 CF卡(Compact Flash Card)扩充设备由 SanDisk 公司在1994年时推出3.SD 扩充设备 SD卡(Secure Digital Card)为松下电器(Panasonic)、SanDisk及东芝(Toshiba)所倡导4.MS 扩充设备 SONY 公司 1998 年推出 MS(Memory Stick)扩充卡便携式嵌入系统的电源1.智能型电源管理设备 智能型电源管理设备,检测系统真正需要使用电源的时间将电源打开 更为复杂的混合电压设计,针对各个不同的组件所需要提供的最低操作电压,给予不同的电压驱动,使功率消耗分配更有效率 2.智能型电池系统 由 Intel 公司以及 Duracell 公司所开发出来的一种电池规格 通过电池系统管理总线(System Management Bus)和系统做沟通,让系统知道目前电池所剩余的电力 总线接口: I2C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通过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L)及串行时钟线(Serial Clock Line,SCL)两根导线连接嵌入式处理器和外设IC器件。 特点:总线接口成本低廉,容易使用。设备:微控制器、ADC、DAC、存储 器、LED驱动器总线接口: I2S I2S(Inter-IC Sound)是一种串行总线接口标准,由SONY和PHILIPS公司等电子巨头共同推出,主要应用于数字音频处理设备。特点:音频与时钟信号分离,避免抖动。设备:便携CD机、数字音频处理器等。 总线接口: CAN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实时数据传输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最初由德国的 Bosch 公司所发展,用来让汽车进行不同的电子组件互相沟通之用,由于这种通信协议的稳定性不错,所以常被嵌入式系统用到电子组件间数据传递的应用上。 总线接口: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局域网中最通用的一种通信总线标准,组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在以太网中,所有通信节点被连接在一条电缆上,采用 CSMA/CD(载波监听/冲突检测)的访问方法和竞争机制;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各通信节点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IEEE802.3系列标准规范: IEEE802.3:十兆以太网(10Base Ethernet,通信速率10Mbit/s) IEEE802.3u: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通信速率100Mbit/s) IEEE802.3z: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通信速率1000Mbit/s) IEEE802.3ae:十吉比特以太网(10 Gigabit Ethernet,通信速率10000Mbit/s) 如IEEE802.3标准定义了十兆以太网的 4 种通信介质标准:10Base5(粗以太网)、10Base2(细以太网)、10Base-T(双绞线 + 集线器)、10Base-F(光纤)并行接口 两个电子设备在数据传输时,通过由多条数据线所组成的总线,一次可以同时传送多个位的数据,这就是采用并行协议的传送方式。 打印机的并行端口(Parallel Port,简称并口) 并行接口传输数据量大、速度快、控制简单,但其数据传输总线的长度受到一定限制 串行接口:RS-232 RS-232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rstries Association,EIA)所制订的一个点对点的串行异步通信标准,包括机械特性规范和电气特性规范。 RS-232物理接口形式 (a)DB-9(b)DB-25 串行接口:USB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由 COMPAQ、Intel、Microsoft、NEC 等厂商共同制定的一种通用的外部设备总线规范,公布于 1996 年。迄今为止,USB 经历了 1.0、1.1 与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