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实现课程设计报告.docx

发布:2019-08-08约5.8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装订线 装订线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自动化学院 2018年7月 课程设计题目 嵌入式linux系统下的局域网聊天软件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成员分工 耿欣宇负责:显示在线用户、群聊、私聊和提示帮助这些功能模块,还负责课设报告的整理。 负责:退出聊天、账户登录(验证名字是否重复)、人满排队、唤醒和TCP通信功能这些功能模块,还负责展示ppt的整理。 两人共同调试两台电脑之间的聊天通信。 3. 课程设计原理 一、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在网络中最常用的通信模式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模式或C/S模式)。服务器方要先启动,并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请求,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提供相应服务。 多个相互通信的计算机都作为客户端,与网络服务器进行连接,并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的传递。所以多个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就变为了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所以,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进行网络聊天需要分别编写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程序。 二、套接字 Socket实际是网络传输层供给应用层的编程接口。传输层则在网络层的基础上提供进程到进程访问的逻辑通道,而应用层的进程则利用传输层向另一台主机的某一进程通信Socket就是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桥梁。 套接字有三种类型: 数据流套接字(SOCK_STREAM):对应TCP协议。 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对应UDP协议。 基于 TCP 基于 TCP 协议的客户端程序设计步骤如下: Step1:用函数 socket()创建一个 socket; Step2: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 IP 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Step3:用函数 connect()连接服务器; Step4:用函数 send()和 recv(),或者 read()和 write()收发数据; Step5:关闭网络连接。 基于 TCP 协议的 基于 TCP 协议的服务器端程序设计步骤如下: Step1:用函数 socket()创建一个 socket; Step2:用函数 bind()绑定 IP 地址、端口等信息到 socket 上; Step3:用函数 listen()设置侦听的最大并发连接请求数; Step4:用函数 accept()接收客户端 Step5:用函数 send()和 recv(),或者 read()和 write()收发数据; Step6:关闭网络连接。 (1)Socket() 作用:socket函数为客户机或服务器创建一个sokcet 格式:int socket(intfamily,inttype,int protocol); 参数说明: Family:表示地址族,可以去AF_UNLX和AF_INT。 其中,AF_UNLX只能够用于单一的UNIX系统进程间通信;AF_INT是针对Internet的,因而可以允许在远程主机之间通信,实验中使用AF_INT。 Type:网络程序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可以取SOCK_STREAM或SOCK_DGRAM。其中,SOCK_STREAM表明使用的是TCP协议,这样提供按顺序的、可靠的、双向、面向连接的比特流;SOCKE_DGRAM表明使用的是UDP协议,这样只会提供定长、不可靠、无连接的通信。 (2)bind( ) 格式:int bind(intsockfd,structsockaddr *addr,intaddrlen); 参数说明: Sockfd:socket的文件描述符号。 Sockaddr:表示名字所用的一个数据结构,用来保存地址(包括IP地址和端口)。 Addrlen:设置结构大小长度。 (3) listen() 格式:int listen(intsockfd, int backlog); 作用:监听连接信号,和accepted函数合同。 参数说明: Sockfd:表示socket调用返回的文件描述符。 Backlog:表示接入队列允许的连接数目,大多数系统允许20个,也可以子定义5~10个。 (4) accept() 格式:Int accept (intsockfd, void *addr, int *addrlen)。 作用:与listen函数合用,监听信息、接收客户端请求。 参数说明: Sockfd:表示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