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课程课件9危重病人营养.ppt
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
?;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目的:
判断营养不良程度
判断营养支持治疗效果
营养不良分类:
蛋白质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混合性营养不良
;危重症病人营养状态评定;人体测量
1.体重(BW):是最简单直接而可靠的指标
IBW、BMI、体重改变(%)
2.皮褶厚度:间接反映热量代谢变化T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男12.5mm,女16.5mm
3.上臂围(AC)和上臂肌围(AMC):间接反映体
内蛋白质储存水平T
AMC=AC-3.14×TSF
男24.8cm,女21.0cm
TSF、AMC<正常值的90%为异常;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1.蛋白质测定
(1)内脏蛋白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
甲状腺结合前蛋白
(2)肌酐身高指数(CHI):<正常值的90%为异常
(3)氮平衡(NB):是最可靠最常用的指标
NB=摄入氮量-(尿氮量+3)
(4)血浆氨基酸谱:EAA下降明显,NEAA/EAA>3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2.免疫功能评定
(1)总淋巴细胞计数(TLC)
TLC=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
(2)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SDH)
用抗原0.1mlID,待48小时后测量注射处硬
结直径,红肿区5mm为阳性反应,中度以上营
养不良表现为无反应
;临床检查:目的是与其他疾病相区别
综合营养评定;判断营养需要
常用基础能量的需要估计对营养的需要
男性BEE(kcal)=
女性BEE(kcal)=66.5+9.6W+1.7H-4.7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营养支持的适应症;营养支持的时机;营养支持的方式;营养支持的原则
;肠内营养;;肠内营养;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危重病人及空肠造口的患者;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项目全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CPNED加DF
改变营养成分容易时有困难时有困难
剂量准确性容易时有困难时有困难
感染导管并发症时有肺炎时有肺炎
肠道黏膜萎缩易萎缩不易萎缩
大便量无很少或少少或中等
腹泻无时有基本无
;营养支持方式的转换;血糖控制与强化胰岛素治疗
;营养支持不当的危害;;?
膳食纤维
肠内营养配方中添加食物纤维,后者是在小肠内
不被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醣,其可溶性部分能在结
肠内为细菌所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能为机体提
供部分能量,更重要的是食物纤维能促进结肠粘膜
细胞增生,有助于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防止肠道
细菌移位及肠源性感染。
;;;;环氧合酶抑制剂--消炎痛、布罗芬
?改变机体对疾病的反应
?抑制体内分解激素的作用
?达到降低净蛋白质分解代谢,保存蛋白质的目的
?抑制前列腺素PGE2的产生,从而降低代谢率
;
总结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综合治疗的必需措
施之一,无论临床病情如何,无论是经口
饮食,食物添加剂。肠内营养还是全肠外
营养,原则是一致的,危重病人完整治疗
方案中必须包括合理的营养疗法,合理的
营养支持,就是要模式合理,营养物质供
给比例和量要合理,还要提供辅助疗法。
;谢谢;;;;;;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小肠,华瑞决定长期无偿向提供生存所需的全套全静脉营养产品.;1992年4月8日,历史将记住这一天。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人工全静脉营养孕育的第一人。周绮思母女的事例也因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匀浆饮食是根据病情随时修改营养素的糊状浓流体饮食,可经鼻饲、胃或空肠置管滴入,或以灌注的方式给予的经肠营养剂。
特点:可调配成能量充足和各种营养素齐全的平衡饮食;口感良好,渗透压不高,含有较多粗纤维,可预防便秘
据配方选用食物(牛奶,鱼,肉,水果,蔬菜